立法院於2024年5月17日因為國會改革法案爭論爆發了數波的肢體衝突,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衝上議事桌隨後跌落地面然後被送至台大醫院急診部。
根據媒體報導,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召開記者會說明4位送醫立委當時狀況:鍾佳濱,肋骨受傷;莊瑞雄,胸口絞痛、無法站立,當下血壓高達200;沈伯洋,頭部墜地,疑似腦震盪,需做MRI結果尚未出爐;邱志偉,MRI結果輕微腦震盪。
筆者看到這個消息之後的第一時間反應是:厲害了我的國!台灣醫學奇蹟:用MRI診斷腦震盪!
事實上,MRI無法診斷腦震盪,CT也不能,這幾乎已經是基本常識,那吳崢為何要做如此誇張的發言呢? 一般咸信,其目的是要帶動包圍立法院的青鳥們高漲的情緒。但由於新聞內容實在太超過,某網紅胸腔科醫師馬上出面質疑立委因為特殊身份而受到不合乎醫學常規的檢查優待,插隊做了MRI檢查(此即VIP syndrome)。
在台大醫院尚未做出澄清之前,兩派醫師早已在網路上展開激烈論戰,論戰的重點倒不在於VIP就醫耍特權(畢竟這在醫院中很常見,大家都已經見怪不怪),而是在『急診MRI取代CT診斷頭部外傷是否正確?』。一派醫師認為急診的常規應該是CT檢查,MRI是珍貴的醫療資源,不應該一線使用。
另一派醫師則持相反意見,他們認為只要臨床醫師判斷病患可能有A疾病、B疾病、C疾病、D疾病 ... 這些疾病靠CT無法檢查出來,只能靠MRI確定診斷,在此情況下,看診的醫師當然有權力安排MRI檢查,其他沒有親自看診病人的醫師、不是相關專科的醫師,不應該妄加評論。這一派醫師列出一大堆只有MRI檢查可以確定診斷的疾病例如 cervical spine injury, diffuse axonal injury, central cord syndrome, transverse myelitis ...,乍看之下,頭部外傷病人送到急診室直接安排MRI檢查好像是合理的,只要醫院可以馬上空出 MRI room 就可以把病人推進去做檢查了,況且MRI檢查也沒有CT的輻射線超大劑量 …,因為這些理由, MRI似乎是對病人最好的安排 (筆者先聲明此乃錯誤論述)。隔日,同一家媒體又報導有醫生認為急診室跳過CT直接做MRI也可以是一個選項,對此,筆者認為是該媒體曲解了醫師的談話,意圖要合理化前一天報導錯誤的資訊。
對此議題,筆者身為較有資格評論的醫師(急診專科醫師21年、外科專科醫師26年、醫師證書31年、ATLS 高級外傷救命術證書 [已過期尚未更新]、博士級醫師、目前仍在急診第一線看診),深感如果筆者不出面糾正錯誤觀念,不僅對不起往後因此錯誤訊息而受害的病人,也會讓第一線急診醫師因為VIP症候群 (專業醫師受到壓力而做出非正統的醫療決策) 而掉進醫療糾紛的深淵。
(相關報導:
風評:監察院不是陳菊護航民進黨的側翼
|
更多文章
)
正確的觀念應該是:對於頭部外傷病人的影像醫學檢查,絕對應該先做頭部的CT檢查(視情況加上頸椎CT),絕對不能直接去做MRI,這是鐵則,即使要做MRI也是在做完CT之後再做,順序絕對不能顛倒。
為什麼一定要先做頭部的CT,絕對不能跳過CT直接做MRI呢? 因為頭部外傷的病人裡面,硬腦膜上出血的病人非常多,這類病人如果完全沒有治療,表現出來的臨床過程就是 Talk and Die !
硬腦膜上出血的病人在沒有昏迷之前大都有一段意識完全清楚的清明期 (lucid phase),這一段清明期的時間可長可短,在這個時期的病人可以完全正常的跟你對談,通常是病人被送入急診室之後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或者更短。過了清明期,病人就『突然』的昏迷了。這突如其來的昏迷簡直就是是一場惡夢!因為病人的昏迷指數由滿分瞬間掉到幾乎是植物人的狀態 (因此之故,硬腦膜上出血也稱為Talk and Die Syndrome),不僅病人家屬無法接,就受連作為醫師的我們也感到震驚!
Monro-Kellie 血塊體積-壓力曲線。(作者提供)
那為什麼會『突然』昏迷呢?病理生理學的解釋是這樣的:頭部受到撞擊顱內出血,血塊體積不斷的膨脹,剛開始的時候,血塊增加的體積可以經由顱內腦脊髓液和靜脈體積的減少相互抵消來做代償作用,代償作用會保持腦壓在正常範圍之內,此時病人就是在清明期,病人可以跟你 Talk。但隨著血塊不斷的擴大,一旦腦脊髓液和靜脈體積的縮減達到了極限、超過了臨界點 (Monro-Kellie 曲線的轉折拐點),代償作用就會失效,腦壓就會突然增高,然後就產生鉤迴腦疝氣 (uncal herniation),壓迫腦幹的網狀組織,病人就『突然的』昏迷了。
外力撞擊導致的腦出血有5種:硬腦膜上出血、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出血、挫傷腦出血、瀰漫性軸突損傷。這五種裡面,硬腦膜上出血因為是動脈出血,動脈的壓力大、噴血快,所以血塊膨脹的速度也很快,病人的清明期可能很短,一下子就昏迷了 (此即Talk and Die現象),如果沒有先做CT確認硬腦膜上出血 (躺上檢查檯CT檢查只要3分鐘),直接把病人推進去做MRI (需要30分鐘,加做頸椎就要再加30分鐘),可能做完推出MRI檢查室時病人已經昏迷甚至於往生了,而且還不知道病人已經昏迷、往生了多久?! 所以,如果病人是因為VIP的身份而跳過CT直接做MRI,可能會害死病人。沈伯洋517台大急診事件之後,作為全國頂尖大學的附設醫院,台大醫院之後作出回應,表示當日只有幫立委們進行CT檢查,駁斥了民進黨記者會所謂MRI檢查的無譏之談,筆者認為,這的確就是一流大學醫院的一流表現。
結論 :
急診MRI取代CT診斷頭部外傷萬萬不可,如果病人是 Talk and Die Syndrome (硬腦膜上出血),跳過CT直接做MRI,病人可能死在 MRI 檢查室
硬腦膜上出血的變化是很快的 (因為是動脈出血,血塊擴張速度快),在急診室問診時病人的昏迷指數是滿分、對答如流 (lucid phase),推進去直接做MRI,最快也要30分鐘 (加做頸椎MRI就要60分鐘) 才結束,會耽誤緊急手術,做CT只花3分鐘,如果是硬腦膜上出血,馬上送開刀清除血塊,比MRI提早30分鐘為腦部減壓
(相關報導:
風評:監察院不是陳菊護航民進黨的側翼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