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下午抵達巴黎,對法國進行任內第三度國事訪問,法國總理阿塔爾在奧利機場親自迎接,習近平在機場則表示,中法關係「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習近平6日將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舉行會談。
習近平此行出訪歐洲共計6天行程(5月5日至10日),將訪問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3個國家,也是他時隔5年再次出訪歐洲。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這3個國家對中國來說「戰略價值」不同——法國奉行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鐵桿朋友」塞爾維亞與中國的關係極為緊密;匈牙利則是歐盟成員中最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

習近平在巴黎機場表示:
應馬克龍(馬克宏)總統邀請,我很高興開啓對法蘭西共和國的第三次國事訪問。2014年、2019年,我曾兩次在春天到訪法國,同法國人民一道慶祝中法建交50週年和55週年。值此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我再次踏上美麗的法蘭西土地,倍感親切。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向法國政府和法國人民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作為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國和法國長期以來相互欣賞、相互吸引。法國啓蒙思想家很早就開始研究中華文化,中國人民也對伏爾泰、狄德羅、雨果、巴爾扎克等法國文化巨擘耳熟能詳。60年前,中法兩國突破冷戰藩籬,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60年來,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前列,為國際社會樹立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典範。
近年來,中法關係保持高水平發展,航空、航天、核能、農食、綠色等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密切協調和配合。中法文化旅遊年各項活動正在全面展開。中法關係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福祉,也為動蕩不安的世界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訪問期間,我將同馬克龍總統就新形勢下中法、中歐關係發展,以及當前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鞏固兩國傳統友誼、增進政治互信、凝聚戰略共識、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用歷史的火炬照亮前行的路,創造中法關係更加美好未來,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新華社指出,法國總理阿塔爾(Gabriel Attal)在習近平走下舷梯時,特別用中文熱情歡迎習近平說「您好」,並稱自己擔任議員時曾到過中國,也學過一年中文。習近平則回應「你講得很好,很標準,歡迎你到中國訪問」。法媒將習近平訪法稱為「近距離外交」,預期將減輕雙方在貿易摩擦和烏克蘭等國際議題的僵硬局面。
法新社指出,馬克宏去年4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以來,中法關係處於相對穩定友好的狀態。除了6日的馬習會與國宴之外,馬克宏7日也將陪伴習近平前往法國西班牙邊境的庇里牛斯山參觀,據稱這是馬克宏兒時最喜歡的去處,此行也是兩人希望避開媒體的鎂光燈,能夠私下進行坦誠交流。 (相關報導: 一文看懂》習近平會晤馬克宏,北京改變挺俄立場?「產能過剩」威脅有解? | 更多文章 )

不過法新社指出,馬克宏在7日的交流中,可能再次對習近平嚴正表達不希望中國支持俄羅斯進行烏克蘭戰爭,畢竟北京始終拒絕譴責莫斯科侵略烏克蘭,不同意對莫斯科實施制裁,更趁機強化擴大中俄之間的經貿合作。馬克宏在《經濟學人》先前的專訪中也強調,希望讓中國協助國際秩序的穩定「符合我們的利益」,他也指責北京不尊重國際貿易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