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文化處今(4)日於臺東美術館舉辦〈迴路-黃贊倫個展〉特展,邀請藝術家黃贊倫及策展人蘇承璞以現今人工智慧AI浪潮與社會動盪的背景下,科技對人類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當代科技、人性、信仰、遺跡與未來的自我反思,展期自5月4日起至6月16日止。一場視覺和心靈的文化和技術探索之旅,縣長饒慶鈴誠摯邀請民眾在藝術迴路中尋找未來共鳴。
饒慶鈴指出,展出者黃贊倫以獨到洞察力,探討人類面對全球疫情、戰亂及其他災難的文明未來。作品反映對科技帶來不確定性的憂慮,涉及從人類慾望衍生的混種生物、怪物和機器人等概念。更邀請曾擔任倫敦設計雙年展臺灣館策展人的蘇承璞,豐富的策展經驗,巧妙地將黃贊倫的創作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空間體驗。展廳彼此相連卻又獨立,讓觀眾從任何展廳進入,均能探索並體驗藝術家的創作理念。
策展人蘇承璞說明,此次規劃三個重要作品系列,分別為「不曾到過的未來」、「永動體」與「不滅之軀」。這些作品是對個人創作旅程的回顧,展覽主題「迴路」象徵科技循環對話的反思。使用AI模型模擬人類與科技互動,從而質疑科技交互本質,探究是否真正推動文明的進步。 (相關報導: 清微波爐異味別只會用檸檬和醋!農糧署用1清潔神物,1分鐘快速消除臭味、頑固水垢 | 更多文章 )
文化處表示,展覽從山歌展廳為起點,觀眾首先進入以科技與信仰為主題的暗空間,「永動體」巨型裝置的震撼性,型塑空間感。到海舞展廳,光線逐漸明亮,展出「不曾到過的未來」與「不滅之軀」作品,AI機器人朗讀和機械聲響加深觀眾心理體驗,氛圍詭異引人深思。最後步入播放室,展示藝術家手稿和私人記憶文件,營造窺視與閱讀氛圍,引領觀眾洞察創作的原點與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