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4日,貝魯特海濱最負盛名的聖喬治飯店附近,一場由自殺式汽車炸彈攻擊引發的驚天爆炸案,當場炸死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Rafik Hariri),歷經十多個年頭,聯合國國際法庭終於在18日宣判黎巴嫩真主黨一位成員有罪,但其餘成員和整個組織都逃過制裁。
含前總理共23人遇害、僅1人定罪
謀害前總理的貝魯特攻擊案過去15年,由聯合國主導的黎巴嫩特別法庭(Special Tribunal for Lebanon)18日在海牙國際法庭宣判,四名嫌犯中的阿亞許(Salim Ayyash)被判有罪,但另外3人因證據不足全數被判無罪。
長達2600頁的判決書指出,自殺炸彈客當時開著一輛卡車,以塑膠布蓋住車上裝載的2噸重RDX高能炸藥,威力相當於2.5至3噸的黃色炸藥(TNT)。爆炸不僅殺死行進座車裡的哈里里,也連帶造成21名隨扈人員死亡,多達226名路人受傷,其中不乏傷勢嚴重者。四周建築物也遭到嚴重損毀,路面還留下直徑逾11公尺、深達2公尺的巨大坑洞。

哈里里的兒子、同樣也是黎巴嫩前總理的小哈里里(Saad Hariri)表示:「我們接受法庭的判決,希望正義可被彰顯。」小哈里里補充,他仍認為真主黨要為父親的死負起全責,希望法庭能給予嫌犯「公正的懲罰」。
「真主黨應該付出代價,這個犯罪網絡顯然來自高層指示,」哈里里說:「我再重複一次,直到懲罰完成之前,我們不會停歇。」

真主黨全身而退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導,四名嫌犯都來自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Hezbollah),該黨成員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同時也是什葉派大國伊朗的重要資助對象,持續與以色列進行武裝對抗。但在這場攻擊案中,真主黨矢口否認犯案,也從未被起訴。真主黨也不肯透露四名嫌犯的藏身地點,海牙法庭只能進行缺席審判。
法官諾斯沃希(Janet Nosworthy)在判決書裡指出,爆炸案發生之前,哈里里已經受到好幾隊人馬長期監視,這些人的身分並不可考,只能以紅、藍、黃、綠等四組電話網絡代稱,其中最關鍵的電話號碼之一,持有者正是阿亞許,他被起訴的所有罪名都被判有罪,包括恐怖主義行動與謀殺等。
瑞姓法官(David Re)則表示,這些電話號碼在爆炸案之後全都「憑空消失」,再也找不到使用紀錄。他也強調,這起爆炸案不僅打算殺死哈里里,更意圖透過恐怖攻擊「為黎巴嫩人民帶來恐懼」。
諾斯沃希說,因為檢察官未能蒐集足夠證據,無法證明餘下三人共同犯下此案。判決書也稱,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真主黨或敘利亞政府涉案。

富豪總理之死引發雪松革命
哈里里出身伊斯蘭教遜尼派,從政前是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20多歲起就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建設業工作,短短幾年後迅速發跡,旗下建設公司成為沙國王室的長期承包商。他曾排名全球百大富豪,也曾是全球第四富有的政治人物。 (相關報導: 貝魯特大爆炸》黎巴嫩首都宛如末日場景 當垂死國度的心臟停止跳動,悲憤隨煙塵瀰漫「中東巴黎」 | 更多文章 )
1975年至1990年之間,黎巴嫩歷經慘痛內戰,哈里里開始以雄厚財力介入政治,包括積極利用他在沙國的影響力,促成內戰各方簽訂《塔伊夫協議》(Taif Agreement)。內戰結束之後,黎巴嫩民眾將希望寄託在這位大亨身上,哈里里在1992年至1998年、2000年至2004年兩度擔任總理,大力推行如「千禧地平線」(Horizon 2000)等戰後重建計畫,包括修改稅制吸引外資,並大舉向國際組織舉債投入建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