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特赦組織」4月24日發布的年度報告認定全球人權狀況已經出現了「歷史性的下挫」。該報告尤其聚焦了加薩衝突,認為國際政壇需要為戰事愈演愈烈、平民缺乏保護負責。
「國際特赦組織」德國總幹事杜赫羅夫(Julia Duchrow)強調,德國政府應當停止向包括以色列在內的衝突參與方輸送任何軍火。她指責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認為後者並沒有如自稱的那樣踐行「人權導向外交政策」,反而在加薩問題上大搞雙重標準。
年度報告中還指責以色列當局、美國政府、歐盟領導人以及「部分歐洲國家首腦」在以色列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報告指出,在二戰結束後,國際政界本應該恪守普世人權原則,尊重共同的人性,以避免歷史重演;但是如今加薩的戰火卻昭示了國際政界的「失靈」。
「國際特赦組織」也認為極端組織哈瑪斯去年10月7日發動的襲擊是「可怕的暴行」。哈瑪斯在此輪襲擊中總共殺害了1200人,並劫持了240名以色列及各國人質至加薩地區。不過,「國際特赦組織」並沒有將哈瑪斯稱為「恐怖組織」。杜赫羅夫強調,國際法並沒有就「恐怖組織」做出定義,因此「國際特赦組織」不會將任何組織稱為「恐怖組織」。
目前,以色列以及美國、歐盟、英國等西方國家都認定哈瑪斯為恐怖組織,但是土耳其、中國以及聯合國等方面始終拒絕做出該認定。
以色列:「國際特赦組織」煽動反猶
在譴責哈瑪斯暴行的同時,「國際特赦組織」也強烈批評以色列對加薩全體民眾的「集體懲罰」。報告指責,以色列「蓄意地無差別轟炸」加薩地區的平民以及民用基礎設施,還對外宣稱軍事行動符合國際人權標準,「但實際上卻是觸犯了人權標準的最核心部分。」
「國際特赦組織」認為,加薩地區的處境甚至比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時期還要糟糕。當時,以色列宣布獨立建國後,整個地區陷入了戰火,大量巴勒斯坦民眾遭到驅逐踏上流亡之路。
近兩年來,以色列方面以及猶太人組織猛烈抨擊「國際特赦組織」。該組織2022年初指責以色列在推行「種族隔離」政策。以色列則反駁說,「國際特赦組織」的此番言論是在為反猶勢力推波助瀾,認為該組織對巴以衝突的看法相當片面。
成立於1961年的「國際特赦組織」長期以來一直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領土的非法佔領,退出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大片地區。同時,該組織也指控哈瑪斯犯有「戰爭罪行」。
全球人權全面倒退
「國際特赦組織」全球秘書長卡拉馬爾(Agnes Callamard)在年度報告中指出,國際社會仿佛倒退回「沒有普遍人權規章的1948年之前」,「倫理和法律根基在2023年遭到撼動」。她指出,在許多國家,言論自由、集會自由、性別平等、生育權、性權利都正在被掏空。
年度報告提到了俄烏戰爭以及中國的侵犯人權現象,認為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中出現了許多「戰爭罪行」,其中包括虐待戰俘、襲擊居民區、打擊民用能源設施、阻撓穀物出口,以及2023年夏天蓄意破壞一座水壩並造成嚴重環境後果的行徑。此外,報告還提到了南北蘇丹武裝衝突中雙方都有侵犯人權的行為。
「國際特赦組織」還指責英國、匈牙利、印度等國不斷增加對維權人士的壓力,部分致力於氣候保護、反對礦物能源的環保人士甚至因此被貼上「恐怖分子」之標簽。該組織擔憂地指出,全球範圍內,專制勢力都在增強,生活在民主政體中的人越來越少。
年度報告也注意到阿富汗、伊朗等國的女性權利正在遭到嚴重壓制,並譴責伊朗運用人臉識別技術來打擊沒有正確佩戴頭巾的女性。波蘭、美國等國限制女性墮胎權利的趨勢也遭到了「國際特赦組織」的抨擊。此外,該組織還擔憂地指出,在60多個國家,LGBTQ性少數群體的權利都受到限制,有些國家甚至還將同性戀視為犯罪。
「國際特赦組織」還指出網絡上的反猶、反穆斯林言論正在增加。「包括歐美地區在內,網絡上針對巴勒斯坦或者猶太人群體的仇恨正在導致敵視穆斯林或者敵視猶太人的罪行增加。」
在人工智慧等科技議題上,「國際特赦組織」也擔心未來世界會越來越受少數大企業以及不受監管的人工智慧掌控。 (相關報導: 美國掏出610億美元救命錢,烏克蘭能拿到什麼?BBC分析:砲彈、中遠程飛彈及防空系統 | 更多文章 )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