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低氣壓致淡水河出現死魚 北市府啟動應變 動員清除

臺北市環保局動員沿岸清潔隊進行岸邊魚體撿拾作業。(圖/臺北市政府環保局提供)

臺北市環保局今(19)日表示,下午水利處及環保局發現忠孝大橋至中山高速公路附近的淡水河面出現死魚,立即與新北市聯繫確認各轄管河域情況並啟動應變機制,派遣稽查人員至現場進行緊急處理,並派員至上下游巡查,採集水樣及魚體送驗,臺北市政府跨局處通力合作,水利處於河面打撈,環保局動員沿岸清潔隊進行岸邊魚體撿拾作業。環保局初步研判為近日持續高溫及低氣壓又逢降雨,造成淡水河溶氧偏低所致。

環保局說明,經查未發現污染排放情事,現場檢測水質結果,水溫25.2℃、pH值6.95屬正常範圍,水質重金屬快篩也無異常,但溶氧量僅1.44mg/L有偏低情形。 (相關報導: 對台灣完全改觀!中國人來台住半年大讚「有魅力、幸福指數高」,只有1點讓人遺憾 更多文章

環保局表示,此次事件為單一魚種烏仔魚,因烏仔魚需要水中溶氧需求度較高,經研判為近日持續高溫及低氣壓又逢降雨,當氣壓低,水中溶氧減少,加上短暫的大雨,可能使河水的溫度表層低、底層高,且大雨引起水的對流使河底腐殖質翻起加速耗氧,導致魚群缺氧死亡。該局與水利處將持續加速撈除魚體,以維河川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