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再犯率0對上10%》主責機關成效差很大 性侵犯刑後強制治療為何兵分二路? 

針對犯妨害性自主罪者刑期滿後未通過再犯率評估者,法務部委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培德醫院內提供刑後強制治療。(取自台中監獄網站)

走進位在台中監獄附設培德醫院二樓的大肚山莊,乾淨整潔的空間,加上獨立的廁所,跟印象中的監獄差很大,這裡雖在監獄,但卻是衛福部主責的性犯罪者刑後強制治療場所;同棟建築、不同樓層,法務部主責的刑後強制治療場所,卻是簡陋的大通鋪、毫無隱私的廁所。這2處機構收治對象都是曾犯妨害性自主罪,且服刑期滿後經評估再犯率未顯著降低者,唯一的差別,只有其犯罪時間是在2006年之前或之後。

既然做的都是性犯罪者的刑後強制治療,為何要兵分二路分頭執行?原來是因《刑法》2006年修訂91條之1,對涉犯妨害性自主罪行者訂定必須接受刑後強制治療的規定,但法令不溯及既往,該法並不適用於犯罪行為發生在2006年之前者。

不過,社會對這些犯罪時間較早的性侵犯再犯的可能性亦充滿疑慮,加上2010年「白玫瑰運動」(上萬名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性侵女童嫌犯獲法官輕判)的民意壓力,《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遂增訂22條之1,以民事監護補刑事保安處分不足,要求犯行發生在2006年前的性犯罪者,亦須至衛福部主責的機構接受強制治療。

20200926-白玫瑰運動在2010年9月25日發起,訴求汰換不適任的法官,並建立性侵案件專家證人制度以維護兒童人權。(青年之愛基金會)
白玫瑰運動在2010年9月25日發起,訴求汰換不適任的法官,並建立性侵案件專家證人制度以維護兒童人權。(青年之愛基金會)

「強制」和精神治療相牴觸?主治醫師坦言是「政策先行」

經專業評估具較高再犯率的性侵犯,究竟能否透過心理與精神治療降低再犯率呢?對於這個問題,國內心理與精神領域的專家並無共識,值得注意的是,就連部分長時間投身其中的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都有人多次公開質疑並指出,心理或精神治療要有效果,治療者與被治療者必須建立正向的信賴關係;然單憑刑後強制治療中的「強制」二字,就已違反了這個原則。

衛福部立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坦言,當初草屯療養院確實是在「政策先行、臨危受命」的情況下,接下對性犯罪者刑後強制治療的重責大任;而她與另名主要負責的精神科醫師何儀峰,也不得不臨陣磨槍,逼著自己磨亮自己的專業,設法找出其中最有可能可以降低性犯罪者再犯率的治療模式,運用在實務上。

20200926-衛福部立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取自王婉諭臉書)
衛福部立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黃聿斐。(取自王婉諭臉書)

大肚山莊年近2000萬經費挹注 創5年「零再犯」紀錄

數字會說話,根據監察委員高鳳仙今年7月實地查訪後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雖然礙於現實困難,草屯療養院附設大肚山莊,也就是衛福部專責提供性犯罪者刑後強制治療的處所,實則就設在台中監獄內培德醫院的二樓,與法務部的強制治療場所近在咫尺;然而,大肚山莊在衛福部每年編列1800萬元經費持續經營下,不但環境寛敞、窗明几淨,5年來收治的30名學員,至今更創造出「零再犯」的紀錄。

相較之下,法務部在培德醫院內附設的強制治療場所,明明當初設計最多只能容納20人,卻因2006年後觸犯妨害性自主罪,經判刑確定入監服刑期滿或申請假釋者,又無法在最長4年內通過社區強制治療評估者前仆後繼,現場竟塞進了50多人住在裡面;更別提法務部總以預算有限為由,每年撥給刑後強制治療的經費只有300多萬元,是衛福部預算的6分之1。 (相關報導: 性侵犯能被治癒嗎?台灣的另類世界第一:摸胸、猥褻到姦殺全強制治療 更多文章

20200925-SMG0035-黃天如_E性犯罪者刑後強制治療處所,以及環境、經費相關比較
 

雖然法務部乃委託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培德醫院內提供刑後強制治療,服務團隊成員皆是專業的心理與精神科醫療人員,無奈經費實在太少,服務人數又爆量。影響所及,根據台中監獄2018年的統計,在當年接受完培德醫院刑後強制治療出所的70名學員中,後因另案再度涉犯妨害自主罪嫌進入偵查階段者有7人,其中更有6人因涉嫌重大已被檢察官起訴,再犯率達8.57至10%,明顯高出大肚山莊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