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有「八德之肺」之稱的大湳森林公園112年開園,15日桃園副市長蘇俊賓與桃園市野鳥學會及工務局前往訪查,蘇俊賓表示,大湳森林公園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良多,更是絕佳的環境教育的示範場域。
大湳森林公園為前保一總隊大湳營區,106年撤營後,為保留原有豐富植生環境,市府將大湳森林公園定位為「生態型」導向公園,占地達16.6公頃,桃市府投入4億5,000萬元經費,將公園打造成生物友善棲息地,也提供桃園市民一處兼具生態棲地、防災治洪與休憩功能的都會森林公園。
蘇俊賓提到,大湳森林公園已經成為桃園重要的生態跳島,除了對於都會區的生物多樣性的貢獻,更是絕佳的環境教育的示範場域。特別和工務局、桃園野鳥學會看看之前的規劃是不是有達到效果,還有哪些需要加強的地方。
蘇俊賓也肯定工務局同仁並表示,大湳森林公園從無到有的過程,除了創造了居民的在地認同,也悄悄地改變了公務體系的DNA。這樣的思維,對後續市府的重大工程,公園的規劃一定會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相關報導: 台灣「知名百貨公司」經營困難熄燈!商家一夕全倒光,專家嘆:最慘火車站 | 更多文章 )

素有「被政治耽誤的畫家」的蘇俊賓也在臉書上po出訪查時見到翠鳥、黃鸝的畫像並強調,自己是參與守護這塊生態寶地的一份子,對於還需要加強的部分,會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