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爺們的會議,未免太多了吧!

行政院的爺們合照(吳逸樺攝)

任何一個不知政府行政效率、官僚文化的人,只要看看行政院開的「人才政策會報」,就可以了然於胸了。

台灣面臨人才流失危機問題,至少已經被炒了3、4年了,而且,問題嚴重到老外都知道。2010年美國商會公布白皮書時,就提出對台灣人才流失的憂心。美國商會說:「臺灣有才幹的經理人與工程師正在減少....臺灣的人力資本將會成為一個抑制增長的因素。」

2011年初,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台灣科技業人才流失的問題;2011年8月中研院長等民間領袖簽署「人才宣言」,要求政府提出對策。2012年4月,新加坡副總理尚曼達在公開演講中談論人力資源問題,特別以台灣為例,說台灣正面臨國民平均收入可能下降的危機,原因就在於人才流失嚴重,但又阻止外來人才進入台灣,「新加坡必須以此情況做警惕」。台灣再次揚名國際,成為鄰國負面教材。

政府顯然不太有感,縱然總統說要把人才流失危機「提到國安層級」,但大概是因為總統把太多事提升到「國安層級」,行政院的爺們忙不過來,今年4月行政院才成立人才政策會報,政府的反應有如大恐龍般,反應時間長達數年。而8個月後,行政院開第二次人才政策會報,經建會等單位端出的內容,竟是「要再找學者專家討論」、「還在搜集資料」、「正在等研究資料」。

如何挽救人才流失危機、吸引外來人才該有的作法,包括企業界、學界、甚至媒體,都已一講再講了,許多措施只是修改行政法令即可;只要官僚單位想清楚、加上一點點的擔當與勇於任事,馬上就可以作。而學者專家的意見,早在各官僚幕僚單位作業時,就該納入,並提出具體建議到行政院討論;行政院高層的跨部會會議就該是決策會議,而非聽取一大堆報告的會議。

但爺們喜歡開會,要再多找其它單位、學者專家一起背書,所以他們的規劃建議、開會結論就是:再開會吧!有人笑說中國人是「每事必會,會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通」,政府的表現,還真契合。

民眾花了這麼多錢、養這麼多公務員,而且,養到死。一個科長在職時,大概可領到2千萬元以上,退休後還領退休俸到身故,估計平均也可領2千萬以上,結果,咱們納稅人真是花大錢養了一大群只會開會、講虛話、不作實事的爺們。台灣人民,是夠悲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