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民眾排隊投票。Amanallah Nasrat提供)
「即使塔利班一再威脅要殺害所有敢去投票的人,投票日當天我還是會去投票所,因為選舉才是讓阿富汗走向穩定發展的唯一道路!」上週在離開喀布爾的當天早上,我在阿富汗的翻譯Aman很堅定的這麼跟我說。對於生活在台灣、早已習慣各式選舉甚至對政治已經有些厭倦的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在槍口威脅下去投票是什麼滋味,但是這正是今年阿富汗總統大選的狀況。
阿富汗是位於中亞地區的內陸國,面積65萬平方公里,因為地處歐亞大陸中心的高原地帶,有「世界屋脊」之稱,其語言文化受波斯影響很深。2001年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發動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美國為了報復,向庇護賓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用兵,開啓了長達12年的阿富汗戰爭。當年12月,卡爾扎伊(Hamid Karzai)在美國支持下組成過渡政府,後來在2004年通過新憲法正式執政。直到今天,以美國為主的北約部隊仍然在阿富汗部署了約五萬人進行維和任務,但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承諾將在今年內將部隊撤出,由阿富汗國防軍完全負起國內安全的責任。
根據新的阿富汗憲法,總統任期五年且得連任一次。卡爾扎伊在2004年當選首任總統後又在2009年順利連任,任期到今(2014)年10月為止。這次投票訂在上週末4月5日,不僅要選出新的總統與副總統(兩名),還包括全國34省議會的議員,規模空前盛大,當然各界關注的焦點還是在總統選舉。和台灣不同的是:阿富汗總統當選人必須得到絕對多數的選票,因此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選票,就必須由得票前兩名的候選人進行第二輪選舉。
依照選前各界的估算,這次總統選舉目前最有勝算的三個人,第一是前外交部長阿卜杜拉(Abudullah Abudullah)。此人原來是一名眼科醫師,在反塔利班戰爭時期是北方聯盟領袖馬蘇德(Massoud)的戰友,在國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曾在2009年大選時第一輪以30%的得票率勝出,後來卻宣佈退選(卡爾扎伊因此沒有經過第二輪選舉就順利當選)。另外支持度較高的是前財政部長賈尼(Mohammad Ashraf Ghani)。此人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過去長期在世界銀行工作,與西方國家關係密切,2001年戰爭後返國從政。2009年總統大選他在第一輪只獲得第四,但是此次捲土重來,加上出身普什圖族中最有影響力的Ahmadzai部落,目前獲得多數普什圖族人的支持(阿卜杜拉雖也有普什圖族血統,但與普什圖部落淵源不深)。現任總統卡爾扎伊似乎比較支持拉蘇爾(Zalmay Rassoul)醫師,他是前阿富汗國王的遠親,和卡爾扎伊私交非常好,以致很多阿富汗人把他看成卡爾扎伊的分身。不過他的缺點是年紀太大(72歲)且一直單身未娶,這在傳統阿富汗社會很罕見。因此如果大選進入第二輪,可能還是阿卜杜拉與賈尼兩人對決的局面。
「安全」是這次選舉能否順利進行最大的變數。塔利班事先一直放話說要不計一切代價阻止選舉進行,包括狙殺選務人員及外國觀選團體,並威脅人民不得前往投票。塔他們還真的說到做到:自3月下旬以來,首都喀布爾及許多城市都出現多起針對外國人或選舉組織的恐怖攻擊。3月20日四名槍手混進喀布爾市區裡安全防護最嚴密的Serena飯店,開槍殺死包括巴拉圭籍國際觀選員在內的9人;3月28日,阿富汗獨立選舉委員會(其角色類似台灣中選會)遭到五名武裝份子闖入,和警方展開數小時對峙,最後五人都遭到擊斃;選舉前3天,一名自殺炸彈客闖入守衛森嚴的內政部,在大門內被發現後引爆炸彈,當場炸死6名警官(筆者原本計劃要到這裡辦理外國人停留登記,但因安全顧慮而未前往)。一位在喀布爾居住四年的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代表表示:「塔利班能夠精確的選擇對象並執行攻擊任務,任何與選務有關的人或國際組織都是可能的目標。待在這裡已經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