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選讀:《戰爭殘酷》之小綠人

在地球的一個角落,許多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就體驗了戰爭的殘酷,他們的臉上甚至還帶著笑容。(取自多維新聞網)

我的女兒麗度兒今年十一歲,這個暑假結束就要升上五年級,麗度兒是個聰明、伶俐,甚至是有些伶牙俐齒的美麗女孩,有時候她會找一些古靈精怪的問題考考我,因為我是學校的老師,如果可以考倒我,她就會快樂個一小時,心情好的話,大概可以快樂個一天。

一天下午,麗度兒出了一個考題給我(我後來知道是暑假作業的數學題目),問題是這樣的: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有個賴比瑞亞商人哈桑,在挪威買了一萬兩千噸的魚,運回到賴國以後,再秤一次,發現少了四十七噸。魚貨並沒有短缺,重量卻變少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麗度兒露出狡猾而得意的笑容說:「沒有小偷喔,也沒有人一路上偷吃!」這個題目的重點是在挪威與賴比瑞亞之間,因為地球不是圓形而是一個趨近橢圓形的球體,挪威比賴比瑞亞的緯度要高,離地球中心較近,所以同一個物體受到地心引力比在賴比瑞亞大,因此,同一批魚貨運到賴比瑞亞,重量就變輕了。這也是所謂重量與質量的分別(關於質量,我就不要再賣學問了)。

說完之後,麗度兒一如往常嘟著嘴巴跑掉了,我想她肯定又要去找一些難題,準備討回失去的一小時快樂。我再看一次題目,想起了一名記者與關於「小綠人」的故事,自己也快樂不起來了。我不準備將「小綠人」的故事告訴麗度兒,因為這是關於大人殘酷世界所造成的悲劇,我的小女兒的心靈還不足以承受殘酷的現實。

這個讓我不快樂的地方不是瑞典,瑞典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重鎮,我對它充滿了敬畏;問題出在賴比瑞亞,該國是非洲第一個共和國,早在第九、十世紀,葡萄牙首先在西南沿岸販賣奴隸,掠奪沿海資源,很快的吸引其他歐洲國家有樣學樣,賴比瑞亞長達五百多公里的海岸在當時被稱作「胡椒海岸」,到了一八四七年,宣告共和國成立,制定了與美國類似的星條旗,紅白相間的十一道條紋,表示一八七四年依據美國憲法及人權宣言起草賴比瑞亞獨立宣言並簽名的十一個人。國旗的紅色與白色,象徵著勇氣和美德;左上角的藍色正方形代表非洲大陸,大陸上升起了一顆白色五角星,表示這個國家是當時非洲唯一的獨立國家。

我特別喜歡賴比瑞亞的國徽,基本圖案是一枚被天藍、海藍、草綠三色分割的橢圓形紋徽,在淡藍色的大西洋海面上,天空垂落一面巨大的金幔,預示著新興國家的前途無量。從蔚藍深處飛來一隻銜著和平文書的鴿子,代表將福音傳向大地。在綠色的國土上,生長一棵高大的椰子樹,代表西撒哈拉熱帶雨林,樹蔭底下的農具表明農業是賴比瑞亞的經濟基礎。在盾徽上下各有一條飾帶,分別寫著「我們因熱愛自由而來到這裡」及「賴比瑞亞共和國」字樣。賴比瑞亞(Liberia)的拉丁文意思為「自由」,彷彿是上帝的旨意─在美國獲得自由並渴望重歸非洲大陸的黑奴們提供了家園的希望─不再受欺凌、不再被販賣。

這樣一個具有獨立、自由的國度是如何引起我的不快樂呢?歷史的記錄告訴我們,一九八九年賴比瑞亞發生內戰,該國遂長年陷入戰亂。我國在一九五七年首次與賴比瑞亞建交,一九八九年復交,是數得出來的建交國之一。我透過網路來到外交部的網站,記錄上有一戶僑民在賴比瑞亞經營雜貨店,一戶僑民經營橡膠收購,僅此而已。這並不能說明賴比瑞亞發生了什麼事?告訴我「小綠人」的是一位記者,一位白人女性記者,二00二年,根據她的說法,她逃出了賴比瑞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