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卿觀點:來看政治大戲裡的眾生相

人民是主人?別鬧了,不論選前或選後,戲台上的主角永遠是政客。(選後柯文哲參加泡泡球結業/資料照/葉信菉攝)

在政局變動之際,最可觀察政壇人物的行為,個個忙碌異常,聯手演出一場政治大戲,看他們舉手投足,看他們細微表情,聽他們講話內容,大約可以看出這個政治群體之「項莊舞劍」,意在何方了。

一般在戲台現場的記者其實也都看到了這些言行舉止,可是記者不想寫,也不能寫,因為那屬於個人觀察人性的主觀,不能成為報導根據,如此謹守新聞原則是正確的,只好無奈地讓主宰政府事務的這一群人,把真面貌隱藏在新聞語言的背後。

台灣政治演變到今天,處處可見政治人物表裡不一,選前選後兩張臉,人前人後兩種相,只有民眾變聰明了,讓檯面人物無所遁形,是政客或是政治家一目了然,則政治才有希望,若只等政客搶到官位,出了錯犯了法,再來批判都已經遲了。「觀其言而察其行」,不正是孔子告訴魯哀公的「取人之術」嗎?正所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所以,眼前這場政治戲,不止應該看,且要詳細看。

柯P最佳男主角 宋朱沾光跑龍套

這一週的戲碼,第一主角當然是柯P,他運用頭頂上稍縱即逝的光環,快馬拜訪各個縣市長及小黨黨主席,擴大了個人政治形象版圖。柯P此舉符合他的「嗡嗡嗡」形象,讓人不覺得做作,別人還學不來,如此成熟的政治動作,遠遠超過政治素人的能力。其實柯P的素,乃在於他上頭沒有一個黨主席,沒有無數老前輩,說好聽點,他可以「做自己」,說難聽點,可以「為所欲為」,真是幸福。朱立倫若不是上頭有太多黨國前輩,應該也早衝出去了。

(朱柯會,兩人從新北市府窗戶向外看。/取自朱立倫臉書)

朱立倫在這場柯P拜會活動中,是第一位配角。他不去參加國民黨中常會,在市府與柯P對談,這個決定,符合他最近一直強調的把市政做好,不想談論鬥爭與權位的形象。在眾多國民黨人物頻頻發表意見的此刻,他不說話,將來講話份量反而重。果然,不管民調也好,黨員同志也好,外國觀察家也好,都將他擺在黨主席的第一人選,果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其實,朱立倫這次選票並沒替他造成黨內聲勢,公開場合的表情一直沉重,也許在檢視執政四年的基層風評,內心也慌著吧。

配角之二是宋楚瑜,他會見柯P頗慎重,特別選的地點,特別選的點心「可頌」,記者會座位背後親民黨旗幟密佈,甚至提到自己衣著如何搭配柯P,林林總總都是用心。未來不說,就說眼前,當前各議會即將選舉議長副議長,親民黨少數的一票兩票,結合無黨籍,必有影響力,宋楚瑜此刻之凸顯親民黨,不是空砲彈,不是逢迎柯P,而是為黨累積實力。國民黨組織黨的決心與用心,此刻恐怕還不如一個小黨。不過,記者會時,宋楚瑜仍保留官場語言的圓柔特色,但柯P不講客套話,不繞圈子,麥克風拿起來只講一件:邀宋楚瑜當市府首席顧問。兩個人官場語言不同,也許宋楚瑜沒料到這種語言差異,正好凸顯一新一舊。

(宋柯會,結果讓毛詩「人間正道是滄桑」成為當日媒體說文解字主題。/宋小海攝)

柯P競選團隊也演了幾齣戲,原說不入市府的競選總幹事姚立明,如今柯P卻說將請他擔任有給職顧問。姚立明原本表明不希望上下班,因而推薦過去新黨同志鄧家基擔任副市長,如今若再取得有給職顧問,一箭雙雕,不得不承認他果然是大功臣,不過,依規定有給職顧問等同參事,也是要打卡上下班,除非市長特許,不知姚立明甘願打卡還是要求特許?或者始終如一,從來沒想過接受市府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