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10日展開為期8天的亞太三國(中國、緬甸、澳洲)之旅,他首站直飛北京,參加APEC經濟領袖會議,預計11日赴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雙邊會談。這是歐巴馬在國內期中選舉大敗之後首度出訪,對上權勢如日中天的習近平,這場「習歐會」格外受到各方矚目。
歐巴馬此行將面對的複雜的美中關係,除了事關崛起強權與既存強權間的緊張態勢,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又必須在氣候變遷等議題上尋求合作。跛腳已成定局的歐巴馬,將如何闡釋其「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也勢必牽動亞太局勢。
歐巴馬10日下午先在美國駐北京大使館,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相關11位國家領導人會面,接著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被認為有對抗中國意味的TPP會談地點,選在自家大使館舉行,其政治意涵之巧妙,頗堪玩味。
歐巴馬也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送出一份禮物,表示美中兩國已經就簽證安排達成協議,兩國學生簽證最長有效期限將延長至5年,商業旅遊簽證將延長至10年。
至於備受關注的「習歐會」將從11日晚宴開始暖身,兩人12日上午完成會談後,將共同舉行記者會。美國官員透露,歐巴馬有意就香港的佔中運動與人權問題與習近平交換意見,也希望就氣候變遷與伊波拉病毒議題尋求中方協助。
《紐約時報》稱,歐巴馬登陸的重頭戲就是12日的「習歐會」,他面對的中國領導人正忙著大力反腐、振興經濟、壓制異議,以維繫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優勢。至於歐巴馬領導的民主黨在剛落幕的期中選舉丟掉參眾兩院的多數席次,這位在民主黨挫敗後首次出訪的跛鴨總統會如何闡釋中美關係,可說動見觀瞻。CNN的著名評論員扎卡里亞(Fareed Zakaria)便認為,歐巴馬的「重返亞洲」如今已是「宣傳大於實質」(more rhetoric than reality)。
《紐時》認為,歐巴馬與TPP相關國家領導人會面,確實攸關其「戰略轉向」(strategic pivot)的核心。但一來白宮方面也不認為這場會面能達成任何協議,二來中國雖然被排除在TPP談判之外,但歐巴馬登陸的「伴手禮」是一份新的雙邊投資協議。《紐時》稱這份協議若能談成,將是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對美國最大幅度的市場開放,美國商界則將其視為習近平究竟有多少決心拉抬中國經濟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