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廠煤灰直排水庫 摧殘中國「丹霞地貌」

環保人士在華潤B廠的煤灰排放口取樣。(澎湃新聞)

2010年8月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丹霞地貌」,是經水流侵蝕及風化的紅色沙礫岩地貌,以怪石林立、色彩斑斕聞名於世。但湖南省郴(音同「嗔」)州市卻傳出當地火力發電廠將煤灰任意排放,非但破壞當地的「丹霞地貌」,也對當地居民的生計與飲用水造成重大影響。此事經環保維權人士揭發,但當地政府稱「一切合法、難以糾正」,居住權與自然絕景都成了中國法治不彰與經濟發展邏輯下的犧牲品。

郴州市的丹霞地貌,以及遠處的華潤B廠。(澎湃新聞)

走遍中國大江南北、並將各色地理環境詳加記載的明朝文人徐弘祖,曾在晚年走訪郴州所在地飛天山,並將「江口諸峰,俱石崖盤立。無寸土不麗、無一山不奇」的讚語寫進其《徐霞客遊記》。但此等景緻在Google地圖上卻呈現出些許異樣,因為理應紅岩綠水、怪石縱橫的「丹霞地貌」,卻出現了一片被灰泥覆蓋的廣大沙洲。

楊冲水庫的南端,就是環保人士指控的煤灰排放處。(Google地圖)

原來是華潤電力湖南有限公司在當地設立的火力發電廠(以下簡稱華潤B廠),將火力發電所產生的事業廢棄物—煤灰,經由管線排放到設於「丹霞地貌」的灰壩,甚至對比鄰的楊冲水庫也造成污染。當地環保人士早就在網路上發布相關消息、要求政府改善,但當年審批排放煤灰所用灰壩的郴州市蘇仙區水利局表示,當時的領導均已卸任,審批灰壩的相關文件也沒有留存,無從瞭解當時情況,「但各項環保法律程序都是合法的」、「該企業各項環保設施運行正常,未對周邊造成影響」。

華潤電力湖南有限公司。 (Google地圖)

被指控直接排進水庫的煤灰。(澎湃新聞)

不過郴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務員向當地媒體透露,華潤B廠的環評受到「上面」極大壓力,作為基層公務員也「不敢不通過」,因為「華潤電力來頭很大」。一位當年曾表示過反對意見的郴州還科所人員也表示,「當年的環評很簡單,基本就是走個程序」。 華潤電力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主要業務就是經營大型燃煤發電廠。而華潤電力的母公司是華潤集團,最早是由周恩來與陳雲創辦的中央企業,名列駐港四大央企之一。

郴州市官方宣稱環評一切合法,華潤B廠辦公室主任李小永更宣稱「灰壩中污染物的排放幾乎是零」。但住在附近雅江村的村民表示,過去家中種植的水稻自從灰壩2007年啟用後便長不好,連蔬菜都種不活。現在也不再種植水稻,只能改種草皮,供應給郴州市區的廣場使用。而且當地居民明明住在水庫附近,卻要另尋飲用水,因為當地水源都受到嚴重污染。楊冲村的村民則說,原先楊冲水庫還可以捕魚,但灰壩啟用後,裡面的魚類野鴨都沒了。

灰壩附近的村民只剩草皮可以種植,其他作物幾乎都種不活。(澎湃新聞)

當地的環保人士本月在華潤B廠設置的排汙管直接以寶特瓶採樣,隨著大管排出的煤灰水傾瀉而下,陸媒稱「彷彿小型瀑布,100公尺外就可聽到水聲」。結果採樣的煤灰水在瓶內呈現黑色,靜置半小時,瓶底就沈澱出一公分的淤泥,華潤B廠所稱「灰壩中污染物的排放為零」頓時被拆穿。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處長劉帥對媒體承認,「當年灰壩選址與環評審批都沒人把關,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合法名義下的破壞也更難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