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防空識別區 我拒與日本合作

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馬英九已確立「無助兩岸關係,但不涉及主權問題」立場。(吳逸驊攝)

中國不久前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引發美、日、韓等國抗議。外交消息透露,日方曾多次透過官方及智庫管道與我溝通,希望與台灣聯手反制中方作為,遭我方以「台灣以台海穩定為最高原則」為由,予以拒絕。

馬定調「無助兩岸關係但不涉及主權問題」

中方在去年11月底宣佈劃設東海ADIZ,為動盪的東海情勢再添變數。當時美方除公開抗議外,更派出B-52轟炸機進入該區域,直接挑戰中方立場。而日本與韓國除發表強烈譴責外,日方更透過駐台代表處與台灣官方和智庫直接接觸,希望台日合作反制北京。

外交人士透露,在日本宣佈釣魚台國有化的風波中,台灣仍與日本完成台日漁業協議談判,日方因此視台灣對制衡中國的外交籌碼。然而對於日方希望在反制中方ADIZ一事上聯手,我方明確向日本表達「在東海問題上,以維持台海穩定為最高原則」,予以明確拒絕。

外交人士表示,針對ADIZ一事,馬英九總統已確立「無助兩岸關係,但不涉及主權問題」的立場,並藉由接見美國訪賓時兩度說明台灣態度,國安、外交部門也謹守不公開接受、不挑釁中方的原則,避免此事影響兩岸穩定。

日本對中國的外交反制,在美國方面也碰了釘子。美國為表示對ADIZ的不滿,當時派出B-52轟炸機赴該區進行牽制,國際社會判讀為美中緊張升高。但據我方掌握消息,美國在行動前已告知北京將採取行動,但飛機不掛彈、只會沿著ADIZ邊線飛行,且不會在日本停降,一方面公開表達華盛頓對中方片面行為的抗議,一方面也讓北京知道美日在此事並未採取結盟行動。

在掌握美、中、日互動的同時,台灣也試圖在中美扮演折衝角色,向相關各國傳達藉對話穩定情勢的建議。府方消息透露,在中方宣佈劃設東海ADIZ後,北京與華府已進行多方外交折衝,美國已明顯妥協,允許民航公司依中國要求,提交飛航計劃書。

另外,美方也透過管道,釋出東海應試圖建立「行為準則」的想法;高層認為美方的想法與我國在「東海和平倡議」中的建言相符合,將此發展解讀為「穩定優先」意見為各方接受,有意藉此機會再次呼籲各方展開對話,尋求建立「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