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聯合國撤回邀約 不要伊朗參與敘利亞和談
22日訂於瑞士日內瓦召開的敘利亞二次和談,聯合國(UN)原希望近期在核武問題表現良好誠意的伊朗加入,惟後者興趣缺缺。19日傳出伊朗支持的敘利亞總統阿賽德態度轉硬。20日UN即取消對伊朗的邀約,UN發言人內瑟基(Martin Nesirky)批評伊朗,未如先前保證支持成立過度政府。
CNN
美國砲轟UN邀伊朗加入敘利亞和談
儘管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也曾開口要伊朗考慮加入敘利亞和談,但由於伊朗不支持現有和談架構,或成立過渡政府,20日UN與伊朗分別證實,後者不會參與敘利亞和談,反抗軍批評伊朗「壞」事,美國也質疑伊朗支持阿賽德政權的立場,嚴厲要求UN撤回對伊朗的邀請。
路透
伊朗核子協議生效
根據伊朗與聯合國、美國等世界六強議定的核子協議,伊朗20日起正式停止提煉具敏感性的高濃度濃縮鈾,換取西方放寬經濟制裁的同時,全球也解除核子戰爭威脅,這份11月24日簽訂的協議,給予雙方6個月時間商量最終協議,以期西方能永久解除伊朗核武威脅,對伊朗制裁也得以全面解除。
《衛報》
屠殺證據浮現 敘政府或面臨戰爭罪起訴
敘利亞國內近期流出一批照片與檔案資料顯示,2011年3月到2013年8月間,敘利亞政府軍屠殺關押人士的系統性犯罪,被害人數或高達1萬1000人,多數是年輕男性,屍體可清楚看見折磨痕跡,有些眼睛被挖掉,有人被電線勒死,有人遭電擊刑求,種種情況指陳敘利亞政府或將面臨戰爭罪明起訴。
《紐約時報》
研究:中國也出口污染到歐美國家
日前才有報告稱西方先進國家透過外包生產線,將國內限制排放壓力轉嫁給開發中國家,20日另有最新科學報告稱,中國出口業排放的空氣汙染,跨過太平洋污染歐美國家環境,研究量化中國空氣汙染對美國的影響,並由之推論,生產線外包中國,未必能帶來最大效益。
《華爾街日報》
人民銀行向銀行提供短期資金
中國央行20稱,為滿足春節假期之前激增的現金需求,已向中國大型借貸機構提供資金,顯示為預防貨幣市場再出現嚴重的流動性危機,央行主動採取不同尋常的寬鬆立場。人行在官方微博稱,透過「常備借貸便利」向大型商業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此一措施乃2013年推出的流動性操作,同時兼具隱密性與針對性。
共同社
歐盟要求日本開放鐵路市場
歐盟20日與日本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談判,要求制定相關規則,使歐洲企業更易進入日本鐵路市場。歐盟對日本開放鐵路市場表現出濃厚興趣,政府採購的鐵路合約,也是談判項目,因為歐盟不乏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有實力的鐵路設備製造商。
韓聯社
駐利比亞官員遭綁 南韓全力搜救
南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利比亞首都貿易館館長韓碩佑,20日遭武裝分子綁架,館內職員稱,此前沒有任何跡象。事發時韓碩佑正坐車回家,汽車由伊拉克籍司機駕駛,綁匪逼停韓碩佑乘車後綁走韓碩佑,這是利比亞首次發生南韓國人遭綁架事件,當局正盡一切努力搜救韓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