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四會期已經休會,最快本週將舉行臨時會。本會期是預算會期,總共通過146案,雖然比起上會期的112案,通過的「量」高出很多,但回顧行政院在本會期初送進來的37項重大法案中,通過僅僅8案,通過率只有22%,成績單慘不忍睹,凸顯出行政、立法兩院的溝通與互動上確實出了問題。
這些重大法案中,包括《兩岸服貿協議》、《都市更新條例》、年金改革相關法案以及《健康食品管理法》、《藥事法》等食品安全相關法案、陸生納健保等,通通還卡在院會、委員會,或甚至待審中。
即將舉行的臨時會,除了《地政士法》的覆議案外,還可能連帶將《食品衛生管理法》、《健康食品管理法》、《藥事法》等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的相關法案可望一併納入討論並完成修法。
《兩岸服貿協議》是本會期攻防的焦點,執政黨列為優先法案,在野黨為了阻擋此協議,先是要求逐條逐項表決審查,接著要求擴大舉行公聽會,最後要求公聽會責任額要藍綠召委各半,戰術奏效確定拖過本會期,下會期再戰。
年金改革法案卡關 馬承諾跳票
上會期討論得沸沸揚揚的年金改革法案,馬政府有意要壓著國民黨立委接受,但內部反彈聲浪太大,甚至砍到藍軍自己的基本盤,在今年年底選舉考量下,年金改革法案在立法院已經無限期卡關,馬英九信誓旦旦說要在去年通過的年金改革支票已跳票,無疑是打了馬英九一個大巴掌。
此外,核四電廠是否停建的公投案,雖然不在行政院的優先法案之中,但也是行政院長江宜樺上任之後提出的重大議案,本會期初就為了可以通過兩岸服貿協議,而決定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