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禁令蔓延民間 馬年送禮一切從簡

廉價土產成了馬年送禮的首選。(取自網路)

受到中央禁令影響,今年春節在中國民間吹起一陣節約風。往年流行的高檔菸酒乏人問津,土特產和保健養生品成為送禮的首選。超市營收一落千丈,老闆叫苦,民眾則鬆了口氣。

習近平上台後,2012年12月公布整頓幹部作風的「八項規定」(通稱習八條),強調勤儉節約;2013年夏季起,中共中央接連下發包括禁菸禁酒等15道禁令,破除公務員的灰色利益;2014年起中央又推出整治「三公」(公費旅遊、公務車消費、公款吃喝)揮霍公帑等7項惡習。官場風氣為之一變,至少沒有人敢公開向中央叫板。

官場收斂的結果,直接影響民風。廣西一位銀行幹部對《中新網》說,馬年春節他打電話向領導拜年,禮也不必送了,因為中秋送的禮都被當場退還。他和同事玩起人均金額幾塊錢的微信紅包,聊表年節氣氛。

一位不願具名的商人表示,春節拜年是他最頭痛的事,送禮過與不及都不行。今年可好,禮都不必送了,因為領導不敢收,彷彿「綠色春節」。

今年送禮最熱銷的是廉價的土特產,包括各種果脯和糕點。「高檔煙酒幾乎無人問津,大多數人在初一至今為親朋好友送禮買的最多的是牛奶、八寶粥等廉價物品。」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中型超市的老闆靳建軍想起去年春節和今年春節的銷售情況,只能用「天壤之別」形容。

保健養生品是新年另一個熱銷產品,送老人蛋白粉尤其受到青睞,即便送酒,也以養生酒為大宗。

不過,有公務員私下坦稱,電子禮券成為暗度陳倉的「送禮神器」,這種電子禮品卡五花八門,禮品不敢收,禮券成為灰色地帶。由於「宅經濟」(網路經濟)的流行以及數位產品的普及,電子禮券尤受年輕人喜愛,一則簡訊就可以把電子禮券發到對方手機,直接憑券消費或到店取貨,逐漸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