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軍械庫藝術展 聚焦中國

徐震作品"天下-20121020"(鋁板、亞麻布、油畫顏料)。(取自網路)

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近年來於國際各大機構頻繁亮相,題材與形式也益發多元。第16屆紐約軍械庫藝術展(New York Armory Show)6日將在紐約曼哈頓開展,今年的焦點單元(Armory Focus)主題為中國,來自中國的17家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受邀參展,呈現中國當代藝術的多元風格。

紐約軍械庫藝術展為當地的年度藝術盛會,1913年起在曼哈頓的一座廢棄軍械庫舉辦而得名,之後發展成國際知名的現代藝術博覽會,並擴展藝術周形式,包含一系列文藝活動與展覽,近年該展的焦點單元分別為柏林(2010)、拉丁美洲(2011)、北歐(2012)與美國(2013),今年主題選擇了中國

此次的中國展區將有超過20位不同時代背景與地域的中國藝術家作品,從上世紀70年代末的「星星畫會」開拓者,至1975年後出生的年輕一代藝術家都包含其中,新一代藝術家有徐震、趙要和王魯炎等人。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將帶來趙要的作品,來自四川瀘州的趙要出生於1981年,畫作常常出現幾何形狀的圖案背景(下左);北京藝門(Pekin Fine Arts)則帶來北京畫家王魯炎的作品,該作品以各國的國旗圖案裝飾手表裡的部件,表達對世界地緣政治的看法(下右)。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為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下左圖),他認為,國際社會對當代中國的藝術現狀認識侷限於片面,「過去十年來,紐約迎來一場又一場所謂的『中國藝術展』,它們留下特定的中國符號印象,卻阻礙了我們近年的努力—向世界展示當今中國藝術界的活力、嚴謹和創造力,本次展覽旨在改變此一現況。」

軍械庫藝術展總監執行霍洛維茨(Noah Horowitz)則認為,今天中國不僅僅是『新藝術』的根據地,更是一個不斷建立及重構現有藝術體系的試驗場。

37歲的上海藝術家徐震成為本次展覽的委任藝術家(下右圖),他的作品橫跨影像、裝置、行為與攝影等多種媒介,2009年成立了沒頂公司(MadeIn)並自創品牌「徐震」,作品在國際各大美術館及雙年展展出。

 田霏宇Philip Tinari    

近期紐約有多場關於中國當代藝術作品的展覽,去年12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水墨藝術在當代中國」(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70幅作品涵蓋了繪畫、書法、攝影、版畫、影像和雕塑,是過去30年中國藝術家創作的成果,有徐冰、艾未未、書法家王冬齡與張羽、蔡國強等人的作品;今年2月1日,徐冰的裝置藝術「鳳凰」也在紐約的聖約翰神明大教堂(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 of the Divine)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