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聯合參謀本部16日表示,北韓從當天下午6時20分開始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10枚短程飛彈,射程約為70公里,8時3分又發射8枚。飛彈發射地點為北韓江原道元山東部的葛麻半島,飛彈落在公海上。據悉,北韓這次並未預先發布航行警報。
聯參本部敦促北韓停止採取加劇局勢緊張的挑釁行為,並強調南韓軍方正在緊密關注北韓的動向,同時保持高度警戒。軍方並研判,北韓這次發射飛彈可能是冬季訓練的一部分,但也是為了應對「鷂鷹」韓美聯合軍演。
南韓軍方一位消息人士表示,北韓發射的可能是「蛙式」(Frog)地對地飛彈,長9.1公尺,射程70公里,彈頭重量500公斤,速度可達3馬赫(3倍音速)。目前除北韓之外,白俄羅斯、古巴、敘利亞、埃及、烏克蘭等國都有現役的蛙式飛彈。
北韓從1960年代開始引進蘇聯製造的蛙式飛彈。1963年北韓為研製彈道飛彈,曾要求蘇聯協助,但蘇聯並未接受,而是在1969年向北韓提供蛙式飛彈。
「鷂鷹」聯合演習於2月24日啟動,將持續到4月18日。參與「鷂鷹」演習的美軍有7500人,包括5100名海外增派兵力,與以往1萬餘兵力的規模相比有所減少。
本月4日下午4時17分,北韓也在沒有預先發布航行警報的情況下發射飛彈。6至7分鐘後的4時24分,從日本成田國際機場飛往中國瀋陽的一架中國民航客機南方航空CZ628,經過了飛彈飛行軌道,北韓發射飛彈對中國民航機造成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