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長王金平6日上午親赴立院議場探視學生,並承諾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未完成立法前,不會審查服貿協議,國民黨團對此表示大感錯愕。但知情人士透露,其實王金平很早就決定要呼應學生訴求,數天前也透過他和學生彼此都信任的管道,告知若干核心學運幹部。昨晚傳出府院有意進行強制驅離,讓王在今晨下定決心,到議場公開表態,呼應學生訴求。
知情人士也說,王金平雖然早就決定呼應學生訴求,以讓事件落幕,但直到今晨才決定出手時機,確實也吊足各方胃口,幾位居間聯繫者,壓力都很緊繃。
據了解,三月中旬時,王金平曾傳話給民進黨,盼民進黨團提要在服貿議題上讓他為難,但遭綠營拒絕。318學生攻占立院首晚,警方發動幾波攻勢,試圖驅離,王也不是沒有角色,但民進黨立委連夜趕回全力助守,學生成功穩固議場內陣地,強制驅離難度大幅升高,而且兼府、院刻意把難題丟給王,在這種態勢下,王的立場開始轉變,朝正面回應學生訴求發展。
另據指出,反服貿學生在抗爭初始,雖也曾砲打王金平,不過後來明顯冷卻對王的質疑。事實上,幾位參與運動的學者,因為猜忌民進黨團幹部,一直試圖透過媒體圈人士和部分綠委,想和王直接對口,但都被王親近幕僚擋下,並未成功搭上線。
據指出,學生佔領議場後,幾次朝野協商,王金平雖有試探,一度拋出將服貿退回委員會、但由其他委員會召委來審議的構想,但民進黨堅不同意,學生訴求也轉變為先立法、後審查。幾位學者出面後,民進黨也被逼和學生採同一步調,讓王體認到,如不呼應學生訴求,事件無法落幕,剩下的問題僅是他的出手時機。
知情者說,綠營方面昨晚接獲府院高層傳來訊息,研判星期一(7日)可能會動手驅離,王到6日晨間才確定出手。知情者形容,王的決策「好像在和時間賽跑。」
據了解,親王藍委陳根德日前先在「先立法、後審查」上表態,還有盧嘉辰欲找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來「釋出善意」,顯見王早有部署。事實上,學運核心幹部一度同意要讓今天也表態挺王的郭到議場,但後來還是生變,原因在於學生、公民團體對於讓郭進議場,反對聲音也不小。
據指出,王金平以國會議長身分做出宣示,已是其能讓學生、公民團體順利退場的最大底線。王幾天前也透過管道,告知部分學運幹部他的態度,但為避免情資走漏,知情者僅3人。只是被告知者私下也坦言,即便王如此表態,他們並無十足把握能把議場內全部的人帶走。對於王今天的表態,陳為廷等幹部對外雖宣稱討論「轉進」,也有人主張可全國巡迴,但仍有反對撤退的鷹派意見。顧門綠委對王的表態也存疑,有人質疑這是黑箱作業,也有人懷疑他是和國民黨團唱雙簧。相關人士指出,在馬政府不可能沒有反擊動作,事件能否順利落幕,還有待觀察。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6日晚間發表聲明表示,學生從未有人與王金平院長或其代表有任何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