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爭議自去年延宕至今,自3月初反核團體再上街頭後,馬政府已做好備戰核四準備。
除加強文宣外,外交系統也鎖定日本,自今年初便展開作業,一方面邀請擁核專家及議員來台,同時安排總統夫人周美青訪日,希望從專業面、政治面及公眾形象等多重管道齊下,支持核電的聲音。
今年原本是政府預設的核四決戰年,從3月初日本核災3周年的廢核大遊行,到年中的核四安檢結果出爐,以及地方選舉可能引發的參選人表態問題,均被列為政府及執政黨排定的交戰關鍵。為營造有利核四的輿論環境,上自府院、下自經濟部全面發動文宣攻勢迎戰。
鑑於日本核災對台灣反核意見具重大影響,外交部與經濟部今年起特別針對日本展開安排,邀請支持核電的學者專家,以及擁核派議員來台交流,藉以傳達日本政府經多方評估決定重啟核電的決策經驗。而其中最關鍵的環節,便是安排周美青於核四安檢出爐前赴日本福島訪問,以實地探視的行動,展現政府了解民眾疑慮的誠意。
事實上,早在311屆滿1周年時,府方高層便有意安排周美青訪日,儘管當時馬英九剛成功連任,但周美青訪日除慰問之外並無其他目的,加上國內陸續爆發油電雙漲等重大爭議,高層幾經考量後作罷。
而在故宮博物館文物赴日展出一事定案後,府院高層便有意提升台日往來層級,更希望藉由形象頗佳的周美青親赴福島,化解台灣社會對核災的疑慮,藉以改善政府與反核團體的關係,化解民間的反核壓力。
儘管府方積極促成周美青訪日,但外交人士指出,3年來我方多次考慮以高規格訪團赴福島考察,促使民眾了解日本政府重啟核電的想法;但日本政府認為核電仍是敏感議題,必須顧及台灣訪賓的身分、對核電立場,以及行程是否透明等,才有一定可行性。
外交人士指出,雖然3月爆發反服貿抗爭,核四議題因而激化且提前爆發,使得日方人士來台行程看似為因應反核風暴的應急作為,事實上包括前東京大學校長有馬朗人及日本眾議員訪團,以及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的來台行程,都是幾個月前便開始運作,目的是在核四完工及安檢前營造氣氛;而周美青訪問福島一事,更仍在規劃當中,但因為反核抗爭白熱化而備受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