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耆宿周夢蝶 94歲病逝

2010年2月27日,馬英九總統探訪周夢蝶。(總統府)

本名周起述的台灣詩壇大老周夢蝶,日前疑因膽管結石,住進新北市新店區慈濟醫院開刀,但因年事已高,術後傷口癒合狀況不佳,加上身體虛弱難以順利進食,一直住在加護病房觀察治療,1日下午2時48分左右,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享壽94歲。

周夢蝶本名周起述,生於1921年12月30日,籍貫河南省淅川縣,1948年加入青年軍,隨國軍部隊渡海來台,家鄉遺有髮妻和二子一女,48年後,他才有機會回鄉探親。從1952年開始,周夢蝶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並加入「藍星詩社」。1955年自軍中退伍。

周夢蝶的筆名「夢蝶」出自《莊子》〈齊物論〉: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1959年起,周夢蝶在台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並出版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繁華街頭。1980年因胃潰瘍開刀,以致書攤歇業。

2010年2月27日,馬英九總統曾到新店探望臥病在床的周夢蝶,周夢蝶贈送詩集給馬總統,並請馬總統特別看〈九行二首〉詩作,勉勵他要成為大事業的改革者,需耐得住長久的孤寂。周夢蝶曾於1997年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章。

周夢蝶詩選

〈孤獨國〉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的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裡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裡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裡沒有峱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裡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裡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處處是一團魂魂莽莽沈默的吞吐的力

這裡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裡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得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星。

〈菩提樹下〉

誰是心裡藏著鏡子的人呢?

誰肯赤腳踏過他底一生呢?

所有的眼都給眼蒙住了

誰能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

在菩提樹下。只有一個半個面孔的人

抬眼向天,以嘆息回答

那欲自高處沉沉俯向他的蔚藍。

是的,這兒已經有人坐過!

草色凝碧。縱使在冬季

縱使結趺者底跫音已遠逝

你依然有枕著萬籟

與風月底背面相對密談的欣喜

坐斷幾個春天?

又坐熟幾個夏日?

當你來時,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後,雪既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年的今夜

當第一顆流星騞然重明

你乃驚見:

雪還是雪,你還是你

雖然結趺者底跫因已遠逝

〈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泉源,我是泉上的漣漪,

我們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終

相遇像風雨風眼之

乍醒。驚喜相窺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後在前在左右:

回眸一笑便成千古。

你心裡有花開,

開自第一瓣猶未湧起時;

誰是那第一瓣?

那初冷,那不凋的漣漪?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白西瓜寓言〉—賦得下弦月

只有瓤;

無子,亦無皮

且永不變味

也不必經歷抽芽開花的過程

也不曉得是誰下的種

剛一想到愛與被愛

那不能自已的美與渴切

白西瓜。唯一的這顆白西瓜

便不能自已的

熟了

是圓滿,招來了缺陷?亦或造物

嫌忌太亮與太白?

經過不可說不可說劫的磨洗與割切

多麼可憐!而今只賸只剩千萬分之一的一瓣了

千萬分之一的一瓣:

薄歸薄,

倒未聽見說誰被誰

一葉知秋的封殺—

除了蟾蜍

這饕餮而無忌憚的

天狗的弟弟

然而然而然而

畢竟畢竟畢竟

還是吐出來了

窈窕依舊,清涼與皎潔依舊

最可口的這邊,恰是早年

被齒及的這邊

更可驚可怪的是:

得瓜者,復為瓜所得

而成為瓜。成為

可圓可偏可半可千江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