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歐盟各會員國決定降低對俄國天然氣的依賴,並開始對其施以制裁之際,《路透》獨家披露,奧地利已悄悄的與俄國達成協議,準備將俄羅斯的南輸油管(South Stream)延伸經過黑海、保加利亞到達中歐,加上先前連接德俄的北輸油管(Nord Stream),歐盟各會員國仍無視禁令,在經濟民生議題與遵行政治外交制裁之間,孰輕孰重已不言而喻。
根據這份奧地利與俄國的合約,奧地利的OMV能源公司與俄羅斯的Gazprom天然氣公司於上周達成協議,決定將建造一條南輸油管從俄國出黑海,經保加利亞後抵達奧地利。雖然這項合約已進行多年,但此正值歐盟對俄國因烏克蘭僵局進行相關經濟制裁之際,讓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要求各會員國降低對俄國天然氣(與其它能源)的依賴,在這份合約曝光後,顯得尷尬無比。
奧地利原本計畫從亞塞拜然(Azerbaijan)建構一條輸送天然氣與與原油的納布果油管(Nabucco Pipeline),後因競標輸給義大利計畫經由亞德里亞海(Adriatic Sea)的TAP油管(Trans-Adriatic Pipeline)計畫。奧地利為確保暖氣的供輸無虞,在納布果油管胎死腹中後,復以歐盟3月永久凍結所有與俄國的天然氣合作案,使得奧地利只好以「兩國協議」取代「歐盟與俄國」的簽約方式來與俄國洽談南輸油管。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所屬的歐洲能源安全中心(EUCERS)研究員萬巴克(Frank Umbach)直言,如果南輸油管照計畫興建,歐盟就是在幫助俄國將烏克蘭送上斷頭台,更糟的是,如此一來「歐洲對俄國的能源將更加依賴」。因為除了經過黑海的南輸油管外,德國與俄國間還有一條經由波羅的海的北輸油管,兩條輸油管均不經過烏克蘭,歐盟想要利用烏克蘭能源取代俄國的目的,完全無法達到。
除了奧地利與德國,南輸油管經過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與匈牙利,也都循奧地利模式,各自以國對國的方式與俄國簽約,直接跳過歐盟的監督與審核,其中,德國一年要繳給俄國Gazprom公司的費用就高達150億美元(約台幣4500億元),南輸油管總長2500公里,預計2017年開始運作,但在尚未開始運作之前,已凸顯歐盟各會員國對俄國能源供需政策的不同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