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二胡皇后」之稱的中國著名二胡女演奏家閔惠芬,12日不敵病魔,在上海仁濟醫院病逝,享年69歲,她被譽為「世界最著名的絃樂演奏家之一」、「連休止符也充滿音樂」。著名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曾被她演奏的《江河水》所感動,盛讚她「奏出了人間悲切」。
閔惠芬1945年出生在江蘇,8歲開始學習二胡,自此與二胡結下60載不解之緣。1969年畢業她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在中國藝術團、上海樂團、上海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代表曲目有《江河水》、《二泉映月》、《聽松》等。
1963年,還不滿18歲的閔惠芬參加第四屆「上海之春」全國二胡比賽,《二泉映月》是比賽必選曲目,那首曲子是一位無錫傳奇盲人樂手阿炳(華彥鈞)所作,如泣如訴。閔惠芬覺得很難表達音樂意境。當時的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丁親自為她上課,他對她說:「二泉映月不是描寫風花雪月,是通過琴聲來抒發對舊社會黑暗統治的憤懣和自己人生經歷的一種辛酸。」這時她才體會,原來音樂可以反映如此深刻的涵義。那屆比賽,年紀最小的閔惠芬取得了一等獎,引起中國音樂界關注。
閔惠芬演奏二泉映月(2007年)
閔惠芬引述一位香港樂評人的對她的評語自道,說自己五十載努力弘揚民樂,「一直目不斜視」,即便歷經文革時間,也不曾有過放棄二胡的想法,文革期間,她更是加倍苦練各項曲目,矢言「人在琴在」。
在狂飆的政治風暴中,閔惠芬堅持著純粹的藝術信仰,精進自己的技藝。1975年,閔惠芬曾接獲中央政治局通知,要求她為當時的領導人毛澤東錄製二胡京劇的唱腔音樂,給患有白內障的毛澤東增添娛樂生活。
1981年閔惠芬首次罹患癌症,五年間經歷六次大手術與15次化療,六年後復出,除了創作與演出外,她更希望推動民族音樂的普及與培育新人。她曾說:「從新中國以來,民族音樂的風風雨雨我都親身經歷。我感到非常幸福,因為我和民族音樂同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