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前夕 38軍軍長徐勤先抗命內情曝光

戒嚴部隊進城還未清場,就先造成大量平民死傷。(取自網路)

六四前夕,中共中央軍委下令鎮壓在天安門的學生。當時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軍長徐勤先(少將)陣前抗命,導致高層決定派大軍進駐北京,以防萬一。因檔案陸續曝光,加上一些當事人的良心告白,使得這段被外界傳聞最多的歷史內情逐漸明朗。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當時軍方指令是「口頭傳達」,關於何時開槍、如何開槍並沒有明確指示,也很有可能未能傳達到所有部隊。「朝天鳴槍,還是對人群開槍,沒有說清楚。」情況非常混亂,軍隊不少人半信半疑,有人甚至擔心大軍進城是要對付抗命的第38集團軍。

據採訪過徐勤先本人的歷史學者楊繼繩轉述,徐接獲命令時表示,學生的抗議活動屬於政治問題,應該通過談判解決,不應動用武力。他還說,「寧殺頭,不做歷史罪人。」38集團軍隸屬於北京軍區,在韓戰重挫美軍而有「萬歲軍」之稱,駐紮在北京以南約150公里處,擔負保衛首都重任。

文獻顯示,六四前夕,解放軍並未內鬥。不過,徐勤先對採取致命武力所表達的反對立場,激起領導層的憂慮,怕軍隊可能會陷入政治分裂。徐的表態也促使黨內元老調集規模龐大的部隊進入北京。

像徐勤先那樣直接違抗軍令的事件極為罕見。楊繼繩表示,徐勤先並非異見人士,他當年為參加朝鮮戰爭(韓戰)而寫下血書,不到年齡而志願參軍。六四之前,他曾赴京治療腎結石,親眼目睹學生的抗議活動。軍隊的任務是抵禦外敵入侵,他擔憂以軍隊鎮壓帶來的惡果。

他還警告,派全副武裝的軍人上街,可能造成子彈不長眼的流血,玷污解放軍的聲譽。「和老百姓發生衝突,好人壞人又分不清,出了事誰負責?」楊繼繩表示,徐勤先最終同意向手下的官兵傳達命令,但他本人不會帶領武裝部隊進入北京。隨即徐勤先遭到逮捕,被開除黨籍,還在監獄服刑4年。

0320140604 Tiananmen Then and Now 3 small

據1位採訪過徐勤先的研究人員透露,徐勤先身體虛弱,住在河北省1家軍隊領導專用的幹部休養所裡。這名研究人員要求匿名。徐勤先拒絕就這篇文章接受採訪。

徐勤先並不是軍隊高層中唯一的異議者。張剛表示,解放軍上校王東是1位受人尊敬的老司令員的助手,他組織反對戒嚴的軍隊高層進行請願。王東如今已經去世,張剛和其他人認為現在是時候公布他組織請願的細節了。

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文獻檔案顯示,徐勤先的抗命舉動在士兵中產生謠言,稱38軍的軍官集體辭職,該軍拒絕入京。為破除謠言,38軍的軍官被召集在一起,譴責他們的前任軍長(徐勤先),並宣誓堅決服從命令,實行戒嚴。1份文獻這樣寫著,「情況多變,很混亂。我們對鬥爭的殘酷性估計不足。敵友難分,攻擊目標也不明確。」

李曉明表示,「我個人沒有做錯事,但我覺得作為其中一個成員,作為一個參與者,這是中國軍隊的一種恥辱。」他當時25歲,是第39軍的1名雷達兵。他在澳大利亞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的部隊受到的教導是,我們不準朝學生開第一槍,如果我們朝老百姓開了第一槍,我們就得對歷史負責。」即使接受1周培訓,解放軍將領依然擔心軍隊奪取天安門廣場的決心有多大。

1位與軍隊有聯繫的前黨內研究人員在接受採訪時確認,存在1份由7名軍官聯署的請願書,呼籲領導層退兵。這名前研究人員名為張剛,當時曾試圖協調抗議者與政府達成妥協。他表示,請願書中寫道,「人民軍隊是屬於人民的軍隊,不能同人民對立,更不能殺死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