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備戰 飛彈巡邏艦將進駐白翎島

南韓軍方13日表示,韓軍飛彈巡邏艦將進駐鄰近北韓、位置敏感的白翎島。(取自網路)

南韓軍方高層主管13日透露,白翎島海軍基地將於今年年底正式落成。新基地可停泊170噸級高速巡邏艦(PKM)和570噸級飛彈巡邏艦。新基地的建成可望大幅提高韓軍在西海北方界線(NLL)附近的防禦能力,有效應對來自北韓的挑釁。

白翎島海軍基地建設計劃共投入425億韓元(約新台幣11.7億元)預算,配置可容納100人左右的碼頭設施和後勤設施。南韓海軍一位主管表示,第一次延坪島海戰爆發後,韓軍積極建造飛彈巡邏艦,迄今共有15艘服役。韓軍建造的飛彈巡邏艦進駐新基地後能及時應對北韓侵犯NLL等挑釁。

第一次延坪島海戰發生在1999年6月15日,是繼1950年韓戰之後兩韓之間最大規模的海上衝突。北韓1艘艦艇被擊沉,5艘艦艇遭致命性打擊,而南韓只有2艘艦艇受損。之後,兩韓競相增強在NLL附近的軍事力量。韓軍在NLL附近部署飛彈巡邏艦和2300噸級新型護衛艦,北韓則部署了200噸級新型戰鬥艦,還建造了高速匿蹤攻擊軍艦(VSV)等。

NLL是韓戰結束後,時任聯合國軍司令部總司令、美軍上將克拉克(Mark W. Clark)在1953年8月根據絕國際通用規則,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設定的一條分界線,旨在避免兩韓在西部海域發生武力衝突,但北韓自1973年起對此不予承認。

兩韓歷來在該區域發生過多次軍事衝突,除第一次延坪島海戰外,2002年6月29日發生第二次延坪島海戰,2010年3月26日發生「天安艦事件」,2010年11月23日發生「延坪島炮擊事件」等,目前該地區局勢仍然緊張。

「天安艦事件」是指2010年3月26日南韓「天安號」警戒艦在南韓西部海域值勤時爆炸沉沒,艦上104名官兵僅有58人生還,其餘46名船員和1名搜救隊員共47人遇難,爆炸事件疑為北韓所為。

「延坪島炮擊事件」發生於2010年11月23日,北韓向南韓西海延坪島發射100餘枚砲彈,導致2名南韓士兵和2名平民死亡,16名士兵和10名平民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