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普選公投落幕 有效票近80萬

香港民眾針對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踴躍透過公投表達意見。(美聯社)

「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發起的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特首)選舉辦法的全民公投,29日畫下句點,電子投票晚間9時結束,實體投票站則在10時落幕。負責投票運作的港大民研計劃隨即在港大票站點票。

港大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表示,為期10天的全民投票,香港市民共投下79萬8957票,而扣除重覆的1萬1000多票,有效票約78萬7767票。鍾庭耀指出,民間利用極其有限的資源,卻能得到近80萬民眾參與,值得香港人驕傲。

佔中運動共同發起人戴耀廷指出,今天是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日子,首次透過全民投票,凝聚市民對政改方案的意見,而且市民熱切投入和參與,投票人數創下歷史新高,值得記錄在香港政制發展史上。

這次投票從6月20日開始進行,全港合格選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都可投票。第一條問題是在特首普選的3個方案中擇一支持,初步統計顯示,真普選聯盟方案最受選民青睞,得票率42.1%。此方案對特首提名方式主張「三軌制」: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及提名委員會提名。

對於第二條問題「如果政府方案不符國際標準讓選民有真正選擇,立法會應予否決」,88%選民表示應予否決。

29日是全民公投最後一天,主辦單位特別中加開10個實體投票站,上午10點起開放,方便市民參與。在網路投票方面,港大民研的投票系統28日再度遭到駭客攻擊,所幸系統未被入侵,29日繼續開放給市民投票。

主辦單位會盡快將選民支持的普選方案,提交由港府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組成的「政改諮詢專責小組」(政改三人組)。

林鄭月娥29日表示,市民參與佔中投票,政府視為市民表達意見的一種方式,雖然政改首輪諮詢已經結束,但如果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政府一定會繼續聆聽,亦會珍惜,但政治考慮不能偏離法律,政府不能提出於法不合的政改方案。基本法列明必須由具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出特首候選人。

對於7月1日的即將登場的年度「七一大遊行」,佔中運動呼籲民眾積極參與。戴耀廷指出,近日發生多起事件,包括立法會強行通過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前期撥款,令很多市民感到憤怒,不但刺激投票人數倍增,而且七一當天會有更多人上街。他呼籲參與公投的市民七一都要上街,以和平理性的方式向政府展示港人爭取真普選的決心。

自2003年起主辦七一大遊行的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28日宣布,今年遊行隊伍將由新界東北村民及跨性別人士等領軍,寓意「上下同心爭取權益」,藉東北撥款事件及「一國兩制白皮書」風波,期盼盼參與遊行人數可超越2003年的50萬人紀錄。

民陣重申,七一集會後不會發動預演佔中行動,不過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透露當日集會後將發起非暴力佔領行動,近日就會公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