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攻勢凌厲 和平工作團撤離

死亡病毒伊波拉(Ebola)西非疫情持續擴大,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數據實在令人氣餒,幾內亞等4國疫區,通報案例增至1323例,死亡人數累計729人,美國志工組織「和平工作團」(Peace Corps)人員開始撤離。不過,有專家認為,先進國家民眾不需過於擔心,伊波拉病毒不難圍剿,各國公衛體系足以應付。

35國39機場 伊波拉叩關?

比較23日27日兩份統計數據,賴國通報(含確診、可疑)案例暴增80個,死亡(含確診、可疑)案例新增27例,病毒肆虐速度幾乎追上鄰國,首都蒙羅維亞(Monrovia)醫院疲於應付,醫療資源捉襟見肘。官方30日已宣布關閉邊境、學校停課20天,非必要公務人員在家隔離觀察,並動員軍隊施行必要管制。

201407311401201407311402美國籍醫師布蘭特利(Kent Brantly)、宣教士瑞特波(Nancy Writebol)不幸於賴國遭感染,目前性命垂危。美國和平工作團開始撤離疫區從事教育、醫療與農業服務的340名志工。

奈及利亞目前僅有1個境外感染病例,却代表伊波拉再度跨越國境,抵達非洲人口最稠密的拉戈斯市(Lagos)。該名身故病患搭乘的班機,抵達奈國前中途停留多哥、迦納兩國首都,代表疫情散布範圍可能比預想遼闊。

就算伊波拉上次未落腳多哥與迦納,疫區3國與奈及利亞,各個首都機場的國際航線,直飛全球35國共39機場,包括歐洲6國(英國、比利時、法國、西班牙、荷蘭、德國)7個機場;美國(休士頓、亞特蘭大、紐約)3個機場;中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約旦、黎巴嫩、以色列)5國;埃及、蘇丹、剛果、摩羅哥、南非等非洲國家。

自主篩檢 儘早就醫

上述國家與城市可能跟奈及利亞一樣,毫無預警地遭遇一身伊波拉病毒的入境民眾。奈及利亞採取的預防措施,主要是問卷調查入境旅客的近期停留地點,以及是否出現發燒、關節痛、呼吸困難、喉嚨痛等症狀,有疑似病例便加以隔離,但仍未篩檢出境旅客健康情況。

WHO 還未宣布旅遊警戒,發言人哈特(Gregory Hartl)受訪表示:「我們會謹慎考慮所有警示建議,但阻止疫情持續引爆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感染源頭採取必要措施,關閉邊境未必萬無一失。」

201407311404

奈國發病身亡的賴國財政顧問索易爾(Patrick Sawyer),他最終旅途接觸的59人,航空公司無法完全掌握,實際影響難以評估。病毒專家表示,發病最初幾天是治療關鍵,第8天到第10天之間死亡率最高,麻煩的是大半疫區民風保守,拒絕讓外人一探究竟,公衛資源很難及時介入,何時能控制伊波拉擴散,沒有人能說得準。

奈國病故的索易爾,他的妻小都是美國人,原訂8月返美。他參加同樣感染伊波拉病毒身故的姐妹喪禮後遭感染,他本屬於高危險群,卻自由出入國境,當地防疫水準可見一般,讓他登機的Asky航空公司,已遭奈國下令停飛。

獅子山疫區強制隔離

伊波拉危害最烈的獅子山共和國,總統科羅馬(Ernest Bai Koroma)30日晚間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嚴重疫區將動員維安軍隊,強制執行60天到90天的長期隔離,挨家挨戶找出可能患者隔離治療,尤其是甫出入國境的民眾。獅國軍隊也將保護公衛與醫療人員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工作不受干擾或攻擊。

科羅馬與賴國總統希爾利夫(Ellen Johnson Sirleaf)原訂下周前往華府參加美非峰會,如今同時宣布取消行程,留在抗疫前線指揮作戰疫區與周邊國家領袖1日將齊聚幾內亞共商抗疫對策。

圍剿病毒其實不難

然若伊波拉病毒果真透過潛伏期帶原者,成功進入歐美等先進國家境內,專家認為,圍剿伊波拉並不困難。這種病毒不會由空氣傳播,只有接觸過病患體液(汗水、血液、嘔吐或排泄物等物質)的人才可能感染。

疫情處置分4階段。最開始階段,政府可先以公衛宣導,提醒民眾注意可能病徵(類似感冒或痢疾),留心身邊來自疫區的人,避免任何傳染機會。開始有人發病就醫的第二階段,專家相信,病患確診前,所表現的病徵,會讓醫療機構有所警覺,先行預防性隔離處置,近身照護的醫療人員也知道要嚴守安全規定,像是穿戴防護裝備(PPE)、按規定處理醫療廢棄物等等,應可阻絕院內擴大傳染。

第三階段,病患確定感染伊波拉病毒後,公衛體系會詳細追蹤病患接觸過的人員名單,盡可能掌握高危險群名單,並追蹤其健康情況。最後一階段,就是治療所有病患,直到威脅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