餿水油風暴延燒,為讓民眾了解劣質豬油真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8)日公布劣質豬油3種檢體,從最上游原料褐色臭油經過精煉,變身為鮮香純白的市售成品,用肉眼和鼻子聞,完全無法辨識。食藥署也開放媒體參觀食品實驗室,讓外界了解劣質豬油檢驗的方法和過程。
不過諷刺的是,即便用食藥署的高科技儀器,也驗不出強冠劣質豬油有何問題。食藥署今天公布檢方提供的劣質豬油以及衛生人員在市面抽樣強冠生產的「全統香豬油」,竟然都符合標準。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說,依據檢查檢驗,「合理懷疑是油炸回收」。
為讓民眾了解劣質豬油和一般油品的不同,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陳惠芳在記者會中出示3種檢體,第1種檢體是檢方在涉案人環保回收業者胡信德的油水分離槽取得送驗的檢體,褐色外觀,聞起來有油耗臭味,來源是胡信德從攤商小吃店回收的廢油。現場媒體試聞後直呼「好噁心」、「好臭」。
第2種檢體取自強冠公司的未精煉原料油糟,是胡信德回收廢油出售郭烈成初步處理,強冠公司向郭烈成取得貨源,將廢油與其他來源油脂以1比2比例,混合而成,外觀變成淡黃色,聞起來仍有臭油味。媒體記者試聞後表示,有油耗味,還是聞到很臭的味道。
陳惠芳表示,第3種檢體是強冠公司出售的「全統香豬油成品」,顏色純白帶有香氣,從外觀無法想像來源是餿水油。媒體試聞後諷刺地說,「聞起來很像新鮮的好油」。對於儀器無法驗出劣質豬油的問題,陳惠芳說,有些檢驗項目是未檢出或在正常範圍內,但原料既然是違法,民眾就不能食用,要沒收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