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佔中運動時間軸

香港佔中運動時間軸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提議以佔領中環作為爭取真正普選的武器。

中國國務院提出《「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重申中央擁有香港「全面管治權」。

舉辨民間全民投票,選出佔中運動支持的行政長官選舉方案。官方公布總投票數約78萬。

約51萬民眾上街遊行,爭取民主普選。凌晨,警察驅離「預演佔中」的和平靜坐集會,約拘捕500人。

「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主辦的「反佔中」遊行,官方估計約有12萬人參與。

中國第12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NPCSC)第10次會議,表決確立提名委員會為特首候選人唯一提名機構。公民提名之路確定無望,民運人士認為這封阻了港人自選的民主自由,表示將發起抗爭行動。

佔中運動發起「黑布遊行」,長約150公尺的黑布上寫著「公民抗命,政府失信」與「罷課」等標語,以示對罷課活動的支持。發起人稱約4000人參與。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發動罷課,強調「罷課不罷學」,追求真普選的民主制度。

學民思潮發起926中學生罷課抗爭,聲明「罷課,是為了未來」,反對中央假普選制度。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楊政賢證實,將於10月1日發動遊行。和平佔中運動也將參與,但未說明是否將發動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