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掃描》IS擄法國人質 逼法軍終止空襲

古德爾帶隊登山,卻成為IS恐怖勒贖目標。(影片截圖)

法國外交部證實,IS相關組織21日在阿爾及利亞東北部卡拜爾(Kabylie)的Tizi Ozou地區,擄走法國籍登山嚮導古德爾(Herve Gourdel),隨後發出威脅影片,逼人質要求總統奧朗德,立刻停止法軍空襲伊拉克IS的行動。法外長法畢士(Laurent Fabius)說:「會用盡一切力量救回古德爾,但情況危急…………….然而,恐怖組織無法改變法國的立場。」

香港學生爭民主,22日數千師生上街頭,展開聯合罷課,抗議中國政府蠻橫推行無法反映民意的假普選,嶺南學生會劉姓會長對著香港中文大學為主的學生群眾說:「(意譯)大學生必須承擔這個時代的責任,罷課是第一波抵抗,今天只是我們的第一步,會有更多行動來爭取勝利果實。」

美國月初發動的這波反恐戰爭,英法等盟國遲遲不願表態是否加入敘利亞空襲,美國22日率先行動,五角大廈證實,已經對敘國境內展開空襲佈署,並對敘國境內IS目標發射戰斧(Tomahawk)巡弋飛彈,鎖定摧毀IS佔領建築物、訓練位置與軍火庫,空襲行動目前仍然持續,告一段落後才會對外說明相關細節。

土耳其成功救回46名落入IS手中的人質,原先宣稱沒有任何交換條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22日鬆口,坦承用一批囚犯交換,他還引以色列的例子,說明換囚交易的正當性,艾爾多安說:「以色列為了換回一個國民,還不是拿1500個巴勒斯坦囚犯去換?」他否認交付任何贖金,指土國情報機構花了102天時間,才達成歷史性的營救任務。

為了攻打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美國集結歐盟、阿拉伯國家,卻刻意跳過最接近伊拉克戰區的鄰國伊朗。其實伊朗非常厭惡IS,也願意出動地面部隊相挺,但期望藉此換取較大的核計畫發展空間。對此,英國首相卡麥隆率先釋出善意,將於今明兩天聯合國會議期間,與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會面商談,但估計西方國家在伊朗核問題上讓步空間不大。

伊朗日前提議,以攻打IS作交換,要求西方列強讓伊朗擁有高濃度濃縮鈾,白宮22日直接回絕,表示伊朗核計畫問題不能混為一談,美國立場不會為了爭取反恐盟邦,同意以伊朗核計畫交換,白宮發言人厄尼斯特(Josh Earnest)說:「美國不會協調伊朗的軍事行動,也不會與之分享情報消息。」但也暗示伊朗必須進一步表態。

內戰延續3年半的敘力亞生靈塗炭,過去打著反政府旗幟的IS,近期放肆燒殺擄掠,靠近土耳其邊界城鎮艾因阿拉伯(Ayn al Arab / Kobane)與周邊村莊遇襲,19日起累計超過20萬民眾驚逃家園,土耳其也開放邊境通道,收留這批無助難民,另有更多庫德族戰士,湧向敘利亞迎戰IS,暫且擋下敵人持續進攻,逼後者轉移進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