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看天下》美伊波拉病患不治 五國際機場篩檢旅客體溫

美國伊波拉病患身亡,白宮立刻宣布防疫新措施。(美聯社)

美國第一個境外移入的伊波拉病毒出血熱(EVD)患者----赴美結婚的賴比瑞亞籍42歲男子鄧肯(Thomas Duncan),8日清晨宣告不治。鄧肯首度就醫時,負責治療的德州衛生長老教會醫院未能識別感染,以致延誤就醫,美國總統歐巴馬因此公開表示:「(伊波拉病毒)沒有太大失誤空間,如果沒有遵守既定規範,社會民眾就會因此陷入危險。」

美國德州伊波拉病患身故消息傳出後,白宮隨即宣布防疫新措施,西非航線往返的5個機場—紐約甘迺迪(JFK)、新澤西紐渥克(Newark Liberty)、華盛頓(Dulles)、亞特蘭大(Hartsfield-Jackson)、芝加哥(O'Hare)國際機場,11日起,疫區往返旅客需接受體溫量測、回答問卷等防疫篩檢,估計每天約有150人次受影響。

因為照顧病人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西班牙助理護士親口表示,應該是照顧病人後,自己隔著手套摸臉才感染的。治療她的醫生8日對外公開稱:「她反覆回想,告訴我3次同樣記憶,看起來應該是這次傳染的真正途徑。」當局為了防疫,除了要求3名曝險程度最高的人住院,也人道撲殺該護士飼養的寵物狗。

澳洲空軍加入美國發動的反恐行動至今,終於展開直接攻擊,澳洲國防部9日證實,澳洲空軍針對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IS、ISIL)已完成第一波空襲,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投擲2顆炸彈命中鎖定ISIS設施。坎培拉上周甫同意部屬空襲戰機,皇家空軍(RAAF)7日先出動3架次飛行任務,但並未投彈開火。

ISIS連續3周攻打敘利亞北部靠近土耳其邊界的庫德族城鎮艾因阿拉伯(Ayn al Arab / Kobane),已在城東豎立起黑色旗幟。美軍於7日、8日連續發動6波空襲,擊毀ISIS裝甲車與攻擊裝備等目標,但五角大廈承認,遏阻ISIS攻勢,空襲作用有限。資深官員則稱,恐怖份子就算拿下Kobane,對反恐行動影響不大。不同看法卻認為,該城可以眺望敘北大城拉卡(Raqqa)、以及兩國廣達100公里範圍,如同打通了戰略要道,重要性不容小覷。

義大利39歲總理倫奇(Matteo Renzi)2月當選後組成的聯合政府,近期推動勞工政策改革方案遭遇挑戰,倫奇主動發起信任投票,賭上個人去留,只求速戰速決。9日清晨開票結果出爐,他以165票對111票通過信任案考驗,也挪動義大利就業市場改革、外來投資的最大阻礙,改革案細節尚且不明,但倫奇內閣獲委任立法(delegating law)授權,如同取得一張空白支票,可以按理想制定《就業服務法》。

香港人爭取實質普選的「佔領中環」公民抗命運動,在學生、上班族陸續恢復正常生活後,堅守抗命現場的民眾,部分開始直白表達民粹觀點,這些人與一般民主派人士樣貌不甚類似,因為這場運動除了國際社會看到的單純大學生,也吸引許多工人、市井商家與邊緣性格者,他們沒有領袖,也不代表別人,厭惡政治與體制,在意的是自己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