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親民秀幕前與幕後

習近平親臨包子鋪。

元旦前後,習近平有三大「親民秀」,其中尤以親臨北京慶豐包子舖最為轟動。跡象表明,這場領袖作秀傳播流程全由中央辦公廳、國新辦、中宣部等部門謀劃操作;各地官員則紛紛效仿且「偶遇」報道記者。

元旦翌日,中共河北省委機關報《河北日報》在頭版幾乎全版,再轉二版全版、三版半版的篇幅,刊發長篇通訊《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全文一萬五千多字,並配發習近平四幅老照片,再現三十二年前,二十八歲的習近平在河北省正定任縣委副書記的工作、生活情景(十五個月後任縣委書記)。「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報道聲稱「『老書記』為推動正定發展嘔心瀝血的感人畫面,與正定百姓『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幹』的生動場景,再一次浮現在人們面前」。他住辦公室,吃在食堂;蓋的是舊軍被子,褥子上打滿補丁;把縣委僅有的一輛吉普車給老幹部使用;捐款二百元人民幣,幫助鄉村小學改善辦學條件……

報道說,正定的老人曾對習近平如此評價:他「是位年輕幹部,但做事老練成熟;是位高幹子弟,但非常樸實,工作既嚴肅認真,又密切聯繫群眾」。該報在頭版配發評論員文章《學習崇高風範,實幹成就夢想》,文章稱,習近平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帶領縣委縣政府「一班人」,「踏踏實實地為當地幹了許多影響長遠的好事、實事」。元月三日,這一長篇通訊在大陸各地媒體紛紛轉載。四日,《河北日報》頭版再發報道說,「《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各地紛紛「學習崇高精神風範」。

這家日報的政科教新聞採集中心一位高級編輯對亞洲週刊說,文章署名「特約記者程寶懷、劉曉翠、吳志輝」,那個第一作者程寶懷在當時任正定縣縣長。這位高級編輯說:「這一報道是省委和中央共同謀劃的,你應該了解,沒有中央的主導,我們報社不可能擅自有這麼大的舉動。」他說,據他了解,習近平在正定一千多個日夜,離開正定後,將正定視為「第二故鄉」,曾於一九九一、九三、九七年、二零零五年四月、零八年一月回來過正定,這第五次「回家」,是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後,第一次離京考察,就選擇來到正定。習近平最近一次來正定,是二零一三年七月。

這位高級編輯說,一三年七月習近平結束考察離開正定後,省委聽取下面的建議,向中央報告,擬組織人員撰寫三十多年前習近平在正定三年多的長篇報道。中央也早就有這一意向,於是一拍即合,最後經習近平拍板同意。這一報道的採寫具體由省委宣傳部主持。通觀而言,《河北日報》這一報道,是習近平智囊團隊和專業公關團隊的一次策劃。

元旦前後,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連續三大親民舉動在網絡上引發轟動。除了習近平在正定一千多個日夜的報道外,另兩個親民舉動就是元旦前夕透過中央電視台在辦公室發表新年賀詞,考察北京民情時前往慶豐包子鋪排隊買包子吃。中南海高官透過親民秀,意圖展示領袖公關技巧。

十二月三十一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任內的首個新年賀詞。四分多鐘的視頻,不足八百字的新年賀詞,帶有鮮明的習式風格。有評論認為,「賀詞高屋建瓴,但接地氣,言辭懇切,富有親和力」。習近平發表賀詞的方式與往屆領導人不完全一樣。他沒站在以簾布為背景的講台上,出鏡時也不是定死機位拍攝。民眾從央視的時而拉遠時而拉近的鏡頭,看到習近平辦公室的不少細節:辦公室背景是一幅長城畫作,辦公桌的左側放著三部電話機,二紅一白,右側放有筆筒、日曆,身後書架上整齊擺著一排排書籍,還有四幅生活照片,分別是他與家人推著坐輪椅的父親、他牽母親的手散步、他與夫人合影、他騎著自行車載著女兒。右側書架上還有兩幅照片,一幅是他踢足球的身影。有網民聲稱:「細節溫馨,容易拉近政治家與民眾之間的距離,展示了這位國家領導人作為兒子、丈夫、父親的人性化一面,讓人感受的是:政治也有感性的一面,政治家也是充滿人情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