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四大面板廠CEO,帶著一只皮箱出國應訊,沒想到從此留滯美國兩年,人生會有何改變?
「那兩年,對我是人生的休止符,」友達前總經理陳來助說。 二○一○年,友達開法說會隔天,他提著一只皮箱就到美國加州法院應訊,原以為隨即可回國,不料卻被限制出境兩年。二○一二年陪審團做出無罪裁定,隨後他離開友達,現在有個新身分,微熱山丘的執行長。 同樣是執行長,在友達他管四萬五千人,現在他管兩百人,約是從前的千分之四。微熱山丘一年營業額不過八億元,光是友達一天營收,就超越這個數字。 從面板轉到賣鳳梨酥,他形容如同從數位世界轉往類比。數位都是由0和1組成,類比的一切則靠自己摸索。不過,他卻做得比以前更起勁。 我就像是再度學習, 念到博士又從幼稚園讀起 他說,過去三十年在科技業只做一件事,把一百塊的東西降低成本到一元,但賣鳳梨酥卻是把一塊錢的東西,往上加到一百元,邏輯完全相反,「我就像是再度學習,念到博士,突然又從幼稚園開始念。」 挖了「N次」才說動陳來助,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透露,「他經歷過一些事情,人生重要的排序會完全調整,想做些快樂,且有意義的一些事情。」 從沒想過自己會跨入非科技業,轉折起因於四年前。 當時,陳來助是國內面板業最年輕的總經理,他被美方限制出境,原以為一個月就會結束,後來才發現要長期抗戰,隨即租屋,成立美國辦公室。 他自承,頭三個月最難熬,太太留職停薪陪他到美國,兩人為了一解鄉愁,開一、兩個小時的車去找台灣味的豆漿和臭豆腐,「台灣小吃的味道,就是自由的滋味。」 回想當時,未知和恐懼並不是最大的挑戰,最難的是學會「放下」。 滯留美國第三個月,陳來助原本想配合台美兩地時差,白天睡覺,晚上辦公,但事實上,跨時區工作有難度,不可能長久如此。 即使辦公到凌晨三點,台灣不過中午十二點,每天有一半的會議內容沒聽到,「decision (決策)也不可能等總經理睡醒才做吧!」他說,「身為一個高階經理人,我得被迫學著放下。」 他先放下的是行政資源相關業務,不到半年連業務都放手,他跟公司建議轉調到太陽能事業部。當時外界認為他被調到冷灶部門,他卻覺得,「這是很好的禮物,讓你的能力就是只到這樣。」 雖然在面板業務譜上休止符,但放下帶來心態改變,拉開了他視野的新序曲。 主管多用放大鏡看事, 那時我是用望遠鏡看台灣 最後他想通了,矽谷是所有創新的源頭,如果他只是服務面板客戶,太可惜,於是逆向增加太陽能研發人員,希望太陽能成為友達光電面板之外的第二業務,他也開始趴趴走。 他曾在DRAM廠世界先進任職,後來轉到友達,兩兆雙星產業的運作邏輯相同:重投資,快速開出產能,賣產品賺錢。這是他過去相信的致勝方程式。 在矽谷,他用一年半的時間拜訪了一百多間公司,包含去年走紅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掀起科技巨變的蘋果(Apple)、Google,他看到不同於台灣的商業模式,挑戰他過去的思考邏輯。 無論是蘋果、臉書、Google,都不是建工廠和賣產品,反倒是先談怎麼服務客戶,找出價值,打造生態圈。他舉例,Google做搜尋引擎,剛開始大家都一頭霧水,不收費怎麼賺錢,但是當有上億人在用,就能藉著賣廣告收錢。 這促發他開始思考,「自己過去做出的價值是什麼?」「這些是否很容易被超越複製?」 「我一直覺得很幸運,大多數高階主管到最後是用放大鏡、顯微鏡看事情,那段時間,我是用望遠鏡在看台灣。」同時,他思考人生下半場該怎麼走。 大和小對我意義不大, 事業做長做久才比較重要 後來反托拉斯官司被判無罪,但友達也因為本業獲利遲遲未好轉,縮編太陽能事業部。陳來助離開友達後,許銘仁就找上門,來回談了半年,即便有二十多份科技業工作等著他,他還是選擇了微熱山丘。 認識陳來助超過二十年,明達醫學科技總經理王威認為,台灣科技業花很多精神,追求規格、降低價格,追求市占率,對陳來助來說,重複做這件事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LJ(陳來助的英文縮寫) 一直是個很有創意的人,他的興趣不是只做daily operation(日常管理),選擇品牌更適合他的個性。」 這個別人眼中的小舞台,在陳來助的眼中卻是大舞台,「大和小,對我意義不大,我想做長和久:做長是指價值鏈做長,事業做久,這比大重要。」 曾經,他是李焜耀精心培育的接班人,假設沒發生反托拉斯,他會照著規畫好的路徑走,現在還是全球第四大面板廠的掌舵者。 他一點也不覺得可惜,「人生就是一連串學習放下和拿起的過程,」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像是這杯子的水,你沒倒掉,根本裝不下新東西,滿滿一杯。我有把杯子裡面的東西倒掉,裝新的東西。」 兩年的休止符,雖然讓陳來助偏離原本滾動的軌道,但休息過後,他卻在不到四十吋面板百分之一價格、一顆三十五元的鳳梨酥上,譜出人生的另一樂章。
【 更多報導 】
搞清楚!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根本是中國讓台灣多
年輕人怒:就算服貿讓GDP多3%,薪水也不會漲啊!
健保怪象!醫師:連抗生素都被刪,是要餵病人吃香灰嗎?
吃不完的麵包,到底要放室溫下還是放冰箱呢?
那一夜,我在急診室遇到揮刀自宮的男大生...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