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翼,台灣國際關係學者,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
中研院釣島會議,馬英九演講;橫濱大學村田忠禧教授揭露,甲午戰爭後日本竊佔釣島過程。
台灣於「馬關條約」簽訂一百九十九年紀念日的四月十七、十八兩天,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行「多元視野下的釣魚台問題新論」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邀請了中國大陸,日本及台灣研究中日關係近代史、國際海洋法及長期參與保釣的許多重量級學者專家發表他們的論述及看法,內容十分精采而且具有建設性,有利於釣魚台爭端的澄清與化解。
總統馬英九應邀出席,並進行開幕演講。馬以歷史和國際法的角度,分四階段說明釣魚台的爭議和主權問題,重申中華民國擁有釣魚台的主權。馬的講話非常重要,代表了中華民國嚴正的立場。
馬表示,美國當年託管琉球時只享有其行政管轄權,並不擁有琉球的主權。因此,美國在一九七二年把琉球及釣魚台交給日本時,只是移轉行政管轄權,不是移交主權;美國政府還曾特別照會中華民國政府,申明移轉的只是行政管轄權,並不影響中華民國對釣魚台的主權,尤其重要的是美國強調,領土爭議應由雙方各自協商解決。
馬英九說這有兩個重要意義,其一、美國承認釣魚台有爭議存在,其二、美國認為移交的只是行政管轄權而非主權,因此,我們認定日本到目前為止其所擁有的只是行政管轄權。所以台日漁業協定,我們之所以同意漁船不進入釣魚台十二海里,僅只是表示我們尊重日本對釣魚台列嶼「暫行」的行政管轄權,與主權歸屬完全無關。並且再次強調中華民國對琉球一貫的主張:「琉球主權未定」。
馬表示,今天是馬關條約簽訂後已近兩甲子,釣魚台的爭議並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消失,反而成為區域和平的重大威脅。對於東海、南海的爭端,中華民國會採用堅定務實的態度確保區域的和平與穩定,馬總統的演講獲得許多在場學者專家的肯定。
長年研究釣魚台議題的馬英九說,他就讀台大法律系時就投入保釣運動,從一個熱血的保釣青年到鑽研國際法學者,今天以中華民國總統身份談論釣魚台問題,四十多年來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從來沒有動搖過。
中華民國是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有義務、有責任用務實理性的態度解決區域問題。並且再次重申釣魚台主權表示,政府的一貫立場是「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對於東海、南海的爭端,都是採取如是的原則與態度。
此次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行「多元視野下的釣魚台問題新論」研討會,有幾位應邀參加的日本學者,他們都是研究中日關係近代史及國際海洋法的專家。
日本與會者態度認真
他們對與會學者專家發表的論文與評論人的論述,細心聆聽,詳實記錄,適時發表個人的論點與看法,闡明日方的立場。兩天會議他們均全程參與的認真態度,值得兩岸學者專家們學習與效法。
其中有一位日本國立橫濱大學名譽教授村田忠禧特別值得一提,他在會中報告了「日本據有尖閣過程之考證」,通過當年日本內務省(內政部)與外務省(外交部)往來的官方文件,證明釣魚台列嶼在日本人佔領之前絕非是塊「無主地」,而是日本乘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割地賠款忙得不可開交之際,偷偷將其佔領,而且還特別將相關消息封鎖,以免影響日後其對擁有釣魚台主權的合法性,這些都記載在日本官方文件中,真可謂深謀遠慮。村田的研究揭露了此一事實,是個敢講真話、讓人敬佩的日本歷史學者。
兩岸應共享史料共同維權
國際輿論戰往往需要根據國際法及歷史文件為依據,尤其談到二次大戰後的戰後國際新秩序,由於台灣當局是二次大戰戰勝國政府,保留了大部分相關歷史文件檔案,許多保存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外交部、國史館、黨史館及當年官方媒體的「中央通訊社」,這些歷史檔案本來應屬於全民所有,應該像美國的國家檔案館和國會圖書館,製作成數位典藏,公諸於世,供人們參考研究。
可惜根據諸多兩岸學者專家反應,尤其是對於大陸學者,給予諸多限制阻撓,對於兩岸政府在國際宣傳與對外談判都十分不利。尤其個別單位將這些全民共有的歷史檔案據為己有,待價而沽,圖謀從中謀利,政府當局應出面糾正。
面對歐美對國際媒體的壟斷,海峽兩岸應該以更積極、開放的態度,推動與國外專家學者的合作,擬定更主動的「輿論攻防策略」,以正國際視聽。尤其可利用網路的巨大影響力,通過專屬網站,將日本武力霸佔琉球以及釣魚台的歷史史實,以多國語言的形式對國際社會進行宣導說明,爭取國際輿論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