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獨公投驚險 復合之路艱辛

反對蘇格蘭獨立的民眾慶祝。

蘇格蘭公投一度險象環生,最終統派險勝,但支持獨立的達四成五,力量不可忽視。統獨兩派的對抗帶來深遠的創傷與裂痕,夫妻反目,父母及兄弟姊妹鬧翻。英國三黨領袖保證下放更多權力及資源予蘇格蘭,但復合之路艱辛。

舉世矚目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終於在九月十九日揭曉,百分之五十五的選民(約二百萬人)贊成蘇格蘭留在英國,拒絕獨立;百分之四十五的選民(約一百六十萬人)則主張獨立,脫離英國。公投投票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五,顯示蘇格蘭選民對統獨問題的關切,投票結果亦證明統派所提出的口號﹕「合為貴」(Better Together,又譯「在一起更好」)更能獲得蘇格蘭人民的認同,他們不願在承平時期冒然「離家出走」,走向不可知的未來。領導蘇獨運動的獨派領袖、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兼蘇格蘭首席部長亞歷克斯.薩蒙德(Alex Salmond)承認失敗,但他強調﹕「夢想不會消失。」

不少政治學者認為,蘇格蘭獨立公民投票乃是一場不應該發生卻讓它發生的政治意外。蘇格蘭與英格蘭於一七零七年簽署《聯合法案》,合併為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以來,蘇格蘭雖曾多次出現脫離英國而獨立的念頭,但僅止於口頭表達而未付諸行動。蘇格蘭有人口五百多萬,經濟力不強,工業不發達,威士忌酒和觀光業是最大收入,北海油田收入欠理想,僅佔蘇格蘭經濟百分之三。專家指出,蘇獨運動興起,主要是情緒問題,蘇英雙方沒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對峙。主張脫英獨立的蘇格蘭人自認在政治上、文化上、歷史上、精神上和感情上,不屬於英國,而是具有「獨特的蘇格蘭特色」,不應被強迫躲在英格蘭的裙子裏。當年主演「零零七」系列電影而名聞全球的蘇格蘭影星史恩.康納萊(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力主蘇獨,但這位八十四歲的老影人為了稅務問題,長年住在逃稅天堂巴哈馬島,多年未履足蘇格蘭。

在民族情緒上,蘇格蘭獨運並不像加拿大魁北克的獨立運動,也不同於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Catalonia),在本質上沒有那種激烈和狂熱,而是採取比較溫和的手法。但在頗具領袖氣質的薩蒙德的領導下,兩年來蘇獨運動已變成全世界的頭條新聞之一,僅次於中東伊斯蘭激進派的造反、敘利亞內亂和東烏克蘭的分離運動。今年五十九歲的薩蒙德口才好、組織能力強,他的父親私下很仰慕斯大林,他的祖父雖是個水管工人,卻是業餘史家,熟讀蘇格蘭和英國歷史,對英國併吞蘇格蘭大不為然,他的史觀強烈影響薩蒙德日後追求蘇獨的思想。薩蒙德二十六歲時,和大他十七歲的女子結婚。

蘇獨在薩氏的推動下,逐漸成為全英和全球注意的目標,英國政府於二零一二年十月同意於二零一四年九月十九日舉行蘇獨公投,但英國保守黨首相卡梅倫及英國政府一開始對蘇獨並未太關注,有點漠視,認為在風平浪靜的時代,英國政府沒有虧待蘇格蘭政府,英國人亦未輕視蘇格蘭人,蘇獨不可能會成功。何況過去有三任首相為蘇格蘭人,如希斯、布萊爾(貝理雅)和戈登(白高敦)。

就在卡梅倫和英國政府淡化處理蘇獨運動之際,蘇獨聲勢飆漲,民調從遠遠落後統派拉升到幾乎與統派並駕齊驅,有些民調則顯示獨派可能超過統派。卡梅倫政府眼看大勢不妙,即連忙端出一連串討好蘇格蘭人民的牛肉,如蘇格蘭政府更有財經自主權、增加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人民的年補助費(現一人一年一千四百英鎊,即約二千三百美元)、蘇格蘭地方政府和議會權力加大。卡梅倫並聯合工黨和自由黨黨魁,保證加大蘇格蘭政府的權力和蘇格蘭人民的福祉。但薩蒙德在選後批評卡梅倫開空頭支票,他也許會逕自宣布蘇獨,而不管公投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