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兩會前發諷喻文《慶親王》劍指曾慶紅?

晚清重臣慶親王奕劻(左)與中國前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古今相互輝映?(取自網路)

兩會前,中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一篇別有寓意、引人遐想的諷刺文章《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文中指出,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並深得慈禧喜愛。文章一出,網民筆戰熱議,這是劍指哪位中國官員?

2月25日出刊的《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描述晚清重臣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卻先後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後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此外,還細數其他作風問題如請客、賣官位、裸官,以及深得上位(慈禧)喜愛等等。

文中多條線索攻讀者臆測,網民主流解讀-用清朝世襲親王,喻指的是「紅二代」曾慶紅。

曾經紅極一時的曾慶紅

曾慶紅生於1939年,現年65歲。其父曾山為中共第七屆至第九屆中央委員。曾慶紅曾在國防部門、國家計委、石油部門工作,1984年調任上海,1989年六四事件後隨升任總書記的江澤民進京,先後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主任。

1999年曾慶紅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十六屆一中全會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第一)、中央黨校校長,全面負責黨務工作。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代大會當選國家副主席,同年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主管港澳工作。

2007年,曾慶紅退出中央政治局;2008年卸任國家副主席。

曾慶紅曾叮囑幹部要加強自身建設、抵擋住誘惑,但令人詬病的是,其家族卻被爆國內外資產超過上百億,其名下有4棟別墅,分別在江西南昌、北京西山、上海青浦、廣東珠海。2008年,其子曾偉被揭露在澳洲花2億50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2.5億)買豪宅,引起社會譁然。

媒體披露,2010年10月9日,一場「老同志特別組織生活會」在北京西山賓館召開,主題為「老同志要保持晚節,管教好家屬子女」。曾慶紅在會上被眾元老批為「偽君子」。曾自我檢討,承認自己退休後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對家屬管教不嚴、對親戚工作做了特殊安排等,但卻沒有交代兒子曾偉的巨額家產的資金來源。

有媒體稱,去年五月中紀委內部已立案調查曾慶紅。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可能是2014年9月29日至30日,曾慶紅分別出席了國慶65周年音樂會和國慶招待會。

線索交叉比對

貪腐的慶親王奕劻是清朝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的親王。外界推敲細節,「慶親王」很可能是指前中共副主席曾慶紅。但兩者有何關聯呢?

1. 都有個「慶」字

最直接的推測認為,慶親王跟曾慶紅都有個「慶」字,此慶即彼慶。

2.一個貴族後裔,一個「紅二代」

慶親王奕劻為皇室後代,曾慶紅則為紅二代,皆握有政治資源。

3. 長期身處中樞,得一把手歡心

慶親王掌朝中大位,深得慈禧喜愛;曾慶紅為國家副主席,在江被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時,曾慶紅與江澤民一同從上海調往北京,作為江澤民的左右手。

文章筆者習驊

執筆者習驊的身份也引人關注。習驊大學主修中文,碩士在南京大學學習廉政法學,博士師從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名師黃宗良學習蘇共歷史,現任紀檢監察幹部。

他表示,「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是紀檢幹部的重要工作,但平時做這些工作的時候,發現大家都不愛聽,一些人在下面玩手機」;「習近平說講好故事事半功倍」於是他就試著寫故事,兩年內寫了24篇,集結成《中國曆史的教訓》一書出版。

習驊的文章被上級轉載,並鼓勵繼續以明清故事為重點再撰寫數篇,然後結集出版,批示「對於樹立紀檢監察工作者形像,均有積極意義」。

慶親王何許人也?

慶親王奕劻(道光18年(1838年)-1917年),晚清重臣。乾隆帝十七子永璘之孫,輔國公綿性長子。光緒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封世襲罔替親王(鐵帽子王)。清末新政時期御前大臣、軍機大臣、,曾執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財政處、練兵處;廢軍機處後,首任內閣總理大臣,組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的內閣。

武昌起義後,奕劻邀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自任弼德院總裁。後與袁世凱合作,勸隆裕太后同意清帝溥儀遜位。民國後,與其子載振攜巨資遷居天津英租界,後來又遷回北京西城區定阜街3號慶王府。1917年1月28日病死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