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柯P百日維新的第一張成績單 小市民叫好 爭議也不少

在媒體的大量曝光下,上任才3個月的柯P不但讓其他縣市長能見度降低,也把中央給邊緣化;儘管他的施政滿意度不低,但引發爭議與批評也從未少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3個月了,他上任時就發下豪語,要在100天內做出「有感」施政,擬定了「百日維新、4年躍進、50年未來」的理念主軸,要全面翻新台北氣象。如今,除了看到市府公務員紛紛求去的新聞外,百日維新成績單究竟如何?

講求效率》外科醫師快狠準有時...也會砍錯地方

面對這個首都市長,全台幾乎以舉國之力關注這位在選舉時颳起旋風的奇人;柯P也沒讓大家失望,「嗡嗡嗡」地讓市府上下上緊發條,一改過去公務部門最受詬病的推拖拉,展現「新、速、實、簡」的作風,雷厲風行,幾度槓上財團,則讓市井小民眼睛一亮,大聲叫好。

柯P儘管施政滿意度在水準之上,但引發爭議與批評卻從未少過,無論是他失言情況一再發生,還是他大刀一揮砍錯地方,都引發媒體關注,在他的磁吸效應下,其他縣市首長能見度低得可憐,但也因此,柯P的一言一行完全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無所遁逃。

柯文哲的幕僚表示,柯文哲的決策模式相當簡單,外科醫生出身的他,一切講求效率、速度,用最快的時間解決最麻煩的問題,他最喜歡說,「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是快的打敗慢的」,因此在他的思維模式中,快速解決問題是唯一的準則。但這樣的準則放在施政上,好處是能打破過往行政機關為人詬病的效率問題;壞處則是在推行一個政策時,無法兼顧到各個面向,稍嫌粗魯,甚至可能違反行政程序。

柯文哲講求效率的案例比比皆是,除了一上任就火速將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除外,像柯市府明年預計拆除忠孝橋引道盼重現西門,但柯在會議中就拋出奇想,問工務局能否在一個晚上就完成拆橋計畫;工務局人員對這樣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議,因為評估實際執行時間,至少要耗掉2至3個晚上,但柯下指令要求下屬好好思考,看如何能達成1日拆橋的計畫,目前工務局上下還在為此事煩惱中。

之前,柯文哲出席智慧城市展時,更直接拋出北市全市4G吃到飽的想法,資訊局人員私下抱怨,柯文哲「操很大」的作風讓同仁壓力極大,就像蓋房子還在準備材料、磨水泥,他就直接要同仁未來一定要蓋出1棟101大樓。

日前發生內湖區「山老鼠」盜木疑案,則又是柯P求快而急轉彎的一例,「我不是秦二世,不容許下屬指鹿為馬!」面對漂流木的指認,他一度震怒裁示撤換內湖警分局長張夢麟,還表示不擔心警局人事異動太頻繁,「等著升官的多得是」;但8小時後,卻改口暫緩「拔官」,等檢調偵辦後再說。

除了講求效率,柯文哲另一項決策風格,也是承襲過去在台大醫院的作風──霸道,這點在不少細節中就可看出端倪,如柯文哲在上任後,立即要求政務官務必簽下廉政公約,並上網登錄全部行程,讓不少官員私下抱怨;3月中北市公布廉政公約後,面對這樣的質疑,柯文哲強硬回應:「政務官是市長全權任命,市長說不適任,不是明天不用來上班,而是下1個鐘頭,就要政務官從眼前消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