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的大量曝光下,上任才3個月的柯P不但讓其他縣市長能見度降低,也把中央給邊緣化;儘管他的施政滿意度不低,但引發爭議與批評也從未少過......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3個月了,他上任時就發下豪語,要在100天內做出「有感」施政,擬定了「百日維新、4年躍進、50年未來」的理念主軸,要全面翻新台北氣象。如今,除了看到市府公務員紛紛求去的新聞外,百日維新成績單究竟如何?
講求效率》外科醫師快狠準有時...也會砍錯地方
面對這個首都市長,全台幾乎以舉國之力關注這位在選舉時颳起旋風的奇人;柯P也沒讓大家失望,「嗡嗡嗡」地讓市府上下上緊發條,一改過去公務部門最受詬病的推拖拉,展現「新、速、實、簡」的作風,雷厲風行,幾度槓上財團,則讓市井小民眼睛一亮,大聲叫好。
柯P儘管施政滿意度在水準之上,但引發爭議與批評卻從未少過,無論是他失言情況一再發生,還是他大刀一揮砍錯地方,都引發媒體關注,在他的磁吸效應下,其他縣市首長能見度低得可憐,但也因此,柯P的一言一行完全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無所遁逃。
柯文哲的幕僚表示,柯文哲的決策模式相當簡單,外科醫生出身的他,一切講求效率、速度,用最快的時間解決最麻煩的問題,他最喜歡說,「這個世界不是大的打敗小的,是快的打敗慢的」,因此在他的思維模式中,快速解決問題是唯一的準則。但這樣的準則放在施政上,好處是能打破過往行政機關為人詬病的效率問題;壞處則是在推行一個政策時,無法兼顧到各個面向,稍嫌粗魯,甚至可能違反行政程序。
柯文哲講求效率的案例比比皆是,除了一上任就火速將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拆除外,像柯市府明年預計拆除忠孝橋引道盼重現西門,但柯在會議中就拋出奇想,問工務局能否在一個晚上就完成拆橋計畫;工務局人員對這樣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議,因為評估實際執行時間,至少要耗掉2至3個晚上,但柯下指令要求下屬好好思考,看如何能達成1日拆橋的計畫,目前工務局上下還在為此事煩惱中。
之前,柯文哲出席智慧城市展時,更直接拋出北市全市4G吃到飽的想法,資訊局人員私下抱怨,柯文哲「操很大」的作風讓同仁壓力極大,就像蓋房子還在準備材料、磨水泥,他就直接要同仁未來一定要蓋出1棟101大樓。
日前發生內湖區「山老鼠」盜木疑案,則又是柯P求快而急轉彎的一例,「我不是秦二世,不容許下屬指鹿為馬!」面對漂流木的指認,他一度震怒裁示撤換內湖警分局長張夢麟,還表示不擔心警局人事異動太頻繁,「等著升官的多得是」;但8小時後,卻改口暫緩「拔官」,等檢調偵辦後再說。
除了講求效率,柯文哲另一項決策風格,也是承襲過去在台大醫院的作風──霸道,這點在不少細節中就可看出端倪,如柯文哲在上任後,立即要求政務官務必簽下廉政公約,並上網登錄全部行程,讓不少官員私下抱怨;3月中北市公布廉政公約後,面對這樣的質疑,柯文哲強硬回應:「政務官是市長全權任命,市長說不適任,不是明天不用來上班,而是下1個鐘頭,就要政務官從眼前消失掉!」
超級霸道》力求貫徹決策有時...不知政治妥協
至於與家人吃飯是否也要登錄?柯文哲一開始語帶保留,但最後脫口而出「我的行程,祕書全部都Key進去了,不少人上網也看得到,最好是Key進去」,這幾段談話,顯示柯文哲強硬的作風,難怪讓部分市府官員批評他「不尊重人」,即使是他在台大的愛將、社會局長許立民一樣得吃他的排頭。
柯文哲幕僚私下表示,柯文哲在自己有定見的政策上難以妥協,就像在選前,柯文哲就認為YouBike應該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免費是貪小便宜的心態」;他當選後研議這項政策時,交通局其實只是貫徹他的想法,決定前半小時5元,卻也引起部分人士批評,許多國際都市推廣免費公用自行車,考量的是彰顯低碳城市的目標,是一種價值也是一種文化,尤其台北機車眾多的環保與安全問題,用政策手段鼓勵無汙染的自行車都來不及了,柯P卻只想到「貪小便宜」這個層面。
事實上,柯文哲上任後最被批評的,恐怕就是他缺乏細膩的文化關照面。他一上任就取消訂閱報章雜誌,說自己根本不看,也要各局處檢討;他脫口而出的「外籍新娘已進口30萬人」、「把英國人贈送的懷錶拿去破銅爛鐵賣錢」等,反映的則不止是失言問題,而是他「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誠實講出自己真實想法。
尤其他在上任後,一連串接受各媒體專訪,幾乎轟炸了大小媒體,講到忘我時常難以控制,這些失控的言論往往就成為媒體聚焦的所在,幕僚更常為此私下與媒體「溝通」;也因如此,柯文哲在過年後推掉了絕大多數的媒體專訪,除了不要讓自己每天成為新聞焦點,更希望能避免更多失言情形,多做一些事。他也自承最欠缺政治幕僚為他拿捏政治方向。
柯P競選時的政策總監張景森日前指出,怪罪前朝官員是國、民兩黨都用過的政治托辭,但這麼做長期會失去公務員的信任合作,執政者將自斷手臂,什麼都做不好。他提醒柯要注意,「兵隨將轉」,要好好改進領導統御的方法。
學習調整》從神壇走入凡間未來...除弊外還待興利
幸好,柯文哲的行事作法已有些許調整,初期他會拋出一些想法,讓下屬去思考如何達成,但在過程中常常引發爭議,就像社子島開發案,柯市府在還未定案前就希望推出與水共生的方案,結果引發極大爭議;近期面對這樣情形,柯文哲先讓底下官員組成專案小組,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列出方案再供他選擇。
特別是針對幾個弊案,柯文哲一概交由廉政委員會處理,這也是之前他直接站在第一線跟企業老闆嗆、引發不少後遺症,所做的修正。
事實上,常稱自己「白目」的柯文哲,也在不斷修正、進化中,跑柯文哲的記者都私下戲稱,當柯文哲碰上自己不願證實的訊息,常常會先反過來訓誡媒體「這個國家最不缺的就是謠言」,但有趣的是,這些謠言往往之後都被印證是真相,像媒體早先就點名邱豐光將接掌警察局長、戴季全將任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柯文哲一開始都矢口否認,但最後的消息公布,卻呈現柯文哲自打嘴巴的情況,遭媒體私下戲稱,可能柯的亞斯伯格症狀已經獲得改善,學會說謊了。柯文哲幕僚認為,政治永遠是一種妥協,柯文哲學習能力很強、調整能力也很好,就像選戰初期,他在台上演說常常語塞,如今面對各種問題已能收放自如。
柯P才上任不到百日,卻讓人有「已經做很久」的錯覺,這當然是他真的很認真,短時間就做了許多事,嗡嗡嗡讓市民很有感,幾乎把中央政府完全邊緣化了。
但是,這位新手市長畢竟是人不是神,總有走下神壇、落入凡間的時候,等他更成熟、幫前朝處理完善後工作後,才是他展現出除弊之外,「興利」的功力,大家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