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社會孤立人格 專家:關鍵是在「家庭」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表示,要發覺這些孤立者仍須家人主動關心,另外就是政府轉介管道,由專業心理諮商師提供協助。(取自台大網站)

台北捷運、三峽20日晚間接連發生2起隨機砍人案,民眾人心惶惶,也引發大眾對社會疏離分子的關注,學者和諮商心理師都指出關鍵是在「家庭」。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表示,要發覺這些孤立者仍須家人主動關心,另外就是政府轉介管道,由專業心理諮商師提供協助。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林萬億認為,醫師、警察無法發覺社會孤立的人,還是得需要家人,若家中成員失業、考試失利、感情不順、生病等,對社會憤怒、對他人嫉妒等,家人應主動了解,甚至可向社會局或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尋求協助。

至於在外租屋的人,要掌握社會孤立的情況就更加困難,林萬億表示,獨居沒有人可以給予支持,心理、人際關係可能會更加惡化,除靠房東、房客外,若家中成員有人在外租屋,家人也應主動關心。

林萬億說,要發覺社會孤立的人只有靠社會建立綿密的網絡,靠家庭跟社區的力量才有辦法。

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則表示,近年的隨機殺人案,可能出於成長過程不懂抒發情緒,形成暴力人格,因為自己的困境而對社會憤怒,不敢攻擊自己,所以攻擊別人,再讓別人攻擊自己。 (相關報導: 模仿效應?臉書預告捷運中山站砍人 楊嫌:「將學鄭師傅」 更多文章

林萃芬表示,家庭教育是問題的源頭,發覺社會孤立的人關鍵還是在家人。他說,真正的議題是「家庭疏離」,孩子成長過程不懂釋放情緒,甚至父母把情緒到給孩子,都有可能形成問題,政府應思考解決家庭疏離的問題。

關鍵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