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熄燈 紀念宣戰百年

各國領袖穿過墓園,為犧牲士兵獻花(美聯社)

1914年8月4日,德軍入侵比利時,當晚英國向德宣戰,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參戰百年,4日英國及歐洲多地皆舉行紀念儀式。英國晚間10點,包括西敏寺與國會大廈等多棟建築熄燈1小時,結束一日紀念活動;晚間11點也是英國正式宣戰的時間。

這場由皇家英國退伍軍人協會(Royal British Legion)規劃的熄燈儀式,邀請全英國的家庭、企業及公共建築於8月4日晚間10點熄燈1小時,僅使用單支蠟燭或單盞燈作為照明。包括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IWM)、英格蘭足球總會總部、康沃爾的「伊甸園計劃」(Eden Project)等建物皆響應紀念活動。

儀式靈感來自一戰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的格雷(Sir Edward Grey)一句廣為人知的話:「全歐洲的燈火正在熄滅;我們此生當無法看見它們再次亮起。」(The lamps are going out all over Europe; we shall not see them lit again in our life-time.)

4日的紀念活動始於50國元首齊聚比利時列日(Liege),紀念德軍入侵比利時百年,這也是導致英國參戰的直接原因。當時,比利時在列日堅毅抵抗德軍,破壞了德軍希望儘速攻至法國的計畫,也為英法爭取到一些集結兵力的時間。

(左至右)英國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法國總統奧朗德、比利時王后馬蒂爾德(Mathilde)及國王菲力浦(Philippe)、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及西班牙國王費利佩(Felipe)(美聯社)

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也提及此處是一次大戰的第一個戰場,並向比利時的「堅實抵抗」表示敬意。

英國劍橋公爵及公爵夫人(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威廉及凱特、哈利王子(Prince Harry)及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亦出席列日紀念儀式。演說中,威廉王子向各國元首表示,「上個世紀中,我們曾不僅一次成為敵人,但如今我們是友人及同盟。」他也向「為我們今日所享自由而犧牲的人們」致敬,並表達懷念之意。

4日晚間,多國領袖也參與在比利時蒙斯(Mons)聖西姆福里安軍人公墓(St Symphorien Military Cemetery)的紀念儀式。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海厄姆(Nick Higham)指出該墓地特別適合做為百年和解儀式場所。它坐落於蒙斯之外,該城是英軍與德軍首度交鋒之處;後來英國被逼退200英哩。

這塊墓地在1917年由德國啟用,戰後落入英國手中。約有500人埋葬於此,德國及大英國協軍人約各占半數。因而有著英國熟悉的白色墓碑、修剪整齊的草坪;也有林間參雜黑石墓地的德國風格。

皇家成員、政治領袖、軍人與平民皆參與這場儀式,朗讀參戰者留存的信件及日記。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與柏林愛樂樂團(Berlin Philharmonic)也合作演奏了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德意志安魂曲》(German Requiem),以及死於戰爭的英國作曲家巴特沃斯(George Butterworth)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