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純真:童謠背後的黑暗秘密

玫瑰花環(BBC中文網)

瘟疫、中世紀的苛捐雜稅、宗教迫害、賣淫—— 新晉父母角色的你,大概不太想看到這些話題。 但世界各地許多孩子的母親只是漫不經心地盲目跟唱這些童謠,乍一聽似乎無傷大雅,但仔細探究便會發現令人震驚的邪惡背景故事。 嬰兒從樹上掉下來? 倫敦市中心被砍下的人頭? 被活活煮熟的動物? 把這些話題傳授給蹣跚學步的孩子們真的合適嗎?

實際上自 14 世紀(也就是歌謠最先起源的時期)起, (儘管十八世紀迎來了「黃金時代」),許多經典曲目得到蓬勃發展,留存至今。 第一本出版的兒歌集是《湯米.圖姆的歌集》,一個世紀後的 1744 年左右,愛德華.林博爾特(Edward Rimbault)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包含樂譜的童謠集。

至於童謠的起源也許還需再向前追溯。 人類文化都在為孩子們發明特定的童謠形式。 因此,作為代代相傳的傳統習慣,現代的父母帶著孩子們品味經典童謠,至少表面上是無害的,而且可能是有益的。 但是對那些扭曲的歌詞和黑暗的故事該如何是好呢? 試著解開童謠背後的含義,會發現我們進入的不是一個住著甜美公主和可愛動物的世界,而是一個充滿錯亂的政治鬥爭、宗教暴力、性、疾病、謀殺、間諜、叛徒和超自然的世界。 隨機抽樣的 10 首歌謠均體現了這一點。

噩夢的來源

《黑綿羊咩咩叫》(Baa Baa Black Sheep)唱的是中世紀徵羊毛稅的故事,羊毛稅是13世紀愛德華一世時期徵收的一種稅。在當時的新制度下,一袋羊毛收益的三分之一歸愛德華一世,三分之一歸教堂,最後的三分之一歸農民。 黑羊被認為是不好的運氣,因為這些羊的羊毛不能染色,農民獲取不到更多的利潤。

《編玫瑰花環》(Ring a Ring o Roses)大概唱的是倫敦 1665 年的大瘟疫。 「玫瑰花環」是指鼠疫患者皮膚上長的皮疹。 黑死病導致英國 15% 的人口死亡,因此會有「阿嚏,阿嚏,我們都倒下(死)了。」

《露茜的錢袋》講的是十八世紀兩名著名妓女之間的爭吵。

據歷史學家鄧肯所言,《我們繞過桑樹叢》是根據英國韋克菲爾德監獄的女犯人必須在監獄的院子裡圍繞一棵桑樹鍛鍊而編寫的。

《橘子和檸檬》講的是一個死刑犯處決途中的故事—「這裡有一把菜刀/砍下你的頭!」 —其中提到過去一些著名的倫敦教堂: 聖克萊門斯教堂、聖馬丁斯教堂、老貝利教堂、致禮教堂、斯蒂芬教堂和肖爾迪奇教堂。

《橘子和檸檬》啟發了一種兒童遊戲,遊戲中孩子們儘量避免被「劊子手的斧頭」砍到! 砍頭! 大家大喊「砍頭!」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對孩子們不安全?

我們自己處在淨化時代,卻要把這些讓人顫慄的童謠特意呈現給我們的嬰兒觀眾,這種想法似乎有些古怪。 這也激怒了當時下令創立英國童謠改革社團並煞費苦心清理一些經典童謠曲目的統治者維多利亞政權。 據蘭登書屋出版社的馬克斯.民科勒透露,直到 1941,包括《矮胖子》和《三隻瞎老鼠》在內的 100 首常見童謠因「包含不道德元素」遭到該社團的指責。 長長的罪名清單羅列著「引用貧窮、蔑視祈禱、嘲笑盲人」等罪名,還包括: 死亡事件(尤其是窒息、斬首、絞刑、吞噬、萎縮和壓榨) 21 例、折磨動物 12 例和食用人肉、盜屍、並渴望擁有自己的斷肢各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