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美2016大選 莫輕忽中國影響力

美媒呼籲2016的總統參選人應更重視中國議題。(CNN)

當全球各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伊斯蘭國(IS)、伊朗核武、希臘經濟危機和總愛引起爭端的俄國身上時;CNN認為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謎團,那就是中國。它可能會讓美國總統候選人傷透腦筋,更有影響美國未來幾十年的潛力。所以,美國該怎麼面對中國?

第7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25日於美國華府展開。(美聯社)
6月底在華府舉行的第7屆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美聯社)   

隨著中國的財富、軍事武力逐漸茁壯,在亞洲的地位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誰在2017年坐上美國總統的位置,中國都將扮演一個令人長期頭痛卻又愛又狠的角色。

美卸任官員:美國最大的挑戰就是中國

美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的國安助理傅瑞柏格(Aaron Friedberg)說:「長期來看,伊斯蘭國、伊朗和俄國都不是問題,最大的挑戰就是中國。」不過目前所有競選人中,除了有和中國多次通商經驗的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沒有候選人將中國列入競選議程中。

曾任美前副總統錢尼國安助理的傅瑞柏格。
曾任美前副總統錢尼國安助理的傅瑞柏格。

然而,這樣立即的外交挑戰提供了候選人在政治上相當有意義的腦力激盪,只是光只有討論是不夠的,最後當選的那位,還是要上台實際解決這個問題。傅瑞柏格認為,這幾個國家所造成的問題,就如同在不同地方點火一樣,燃燒的程度也非常不均,像俄羅斯就點起了熊熊烈火,實際卻是外強中乾。

美國在臺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則表示,大眾在看到中國前總是先想到伊斯蘭國、俄羅斯等產生的危機,事實上中國造成的影響可能比前兩者更大。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Douglas Paal)

儘管中國並非鎂光燈注視的焦點,但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及其首任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ton)都曾在建立國家威信的議題上被共和黨員砲轟。共和黨候選人堅持歐巴馬在伊拉克的撤軍行動引發了動亂,使得伊斯蘭國得以興起,他也被控訴在伊朗核武議題上屈服,讓國家顏面盡失。

中國正默默崛起

在諸多爭辯進行的同時,中國也沒閒著,他的力量已經逐漸擴展到整個東亞,甚至有分析師認為,中國會使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權受損。

中國持續進行的南海策略,在南海地區進行人工填海、造島工程,開發這些爭議性相當高的領土,使該地區的緊張度逐漸上升,其中一個人工島已經建立起臨時起降跑道,北京當局未來可能經常利用這重要的海岸線、掌控絕佳的地理位置,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

在今年年初,中國國務院重新調整其海軍計畫,這個舉動有意無意地讓該區域的氣氛變得更加緊繃;中美雙方也在互相給予警告,尤其是中國在東海拓展航線時,美國立即表態拒絕承認。

同時,中國也被指控派出駭客入侵美國政府系統,竊取許多公務員個資,使美國政府的工作人員暴露在危險之下,更有可能揭露出美國派至各國的間諜資料。

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密不可分,許多人擔心一旦中國的GDP成長緩慢,將會拖累許多國家。如果成長逐漸下滑,中國蓬勃發展的股票市場顯現出不穩定,國外人士相當擔心接下來會造成經濟泡沫化,任何規模稍大的財務損失,都有可能產生比希臘危機更廣泛的影響。 (相關報導: 中國不滿美國軍事報告稱中國是「威脅」 更多文章

CIA前代理局長:中國想要影響力,我們就得讓嗎?

前中情局(CIA)代理局長莫洛(Michael Morell)則說:「中國是一個在成長的勢力,我們是已經存在的勢力!他們想獲取更大的影響力,難道我們就要讓步嗎?他們會用什麼方式去搶?確定會成功嗎?這對下一屆的總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