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空難當前 亞航執行長力挽狂瀾

亞航執行長費南德斯(美聯社)

「這是我最可怕的夢魘。」

「我的心為乘客機組員與乘客的家屬滴血。」

「對於所有與QZ8501相關的家庭,我滿懷悲傷。謹代表亞航致上哀悼之意,文字無法表達我的難過。」

──費南德斯(Tony Fernandes)的推文

2014年是東南亞航空業夢魘的一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從吉隆坡飛北京的MH370班機,在泰國灣上空神祕轉向,飛往南印度洋某個地方,飛機與機上239人從此消失。7月17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吉隆坡的另一架馬航MH17班機,在烏克蘭上空遭飛彈擊落,機上298人全數罹難。

12月28日上午,印尼亞洲航空(AirAsia Indonesia)由印尼第二大城泗水(Surabaya)飛新加坡的QZ8501班機,墜毀在爪哇海(Java Sea),機上162人,無一生還。

前兩樁空難重創馬航,尤其是MH370事件,馬航領導階層的表現令人失望,記者會語焉不詳、訊息前後牴觸、善後措施屢屢激怒家屬,導致企業形象一落千丈,股票先是暫停交易,後來乾脆下市,大幅裁員6000人,航線也隨之縮減,最後吉隆坡當局被迫出手相救,將馬航再度國營化。

突發危機考驗企業領導人

第三樁空難也與馬來西亞有關,印尼亞航隸屬於總部位於吉隆坡的亞航集團(AirAsia),QZ8501事件不僅猛烈衝擊亞航集團,也讓集團執行長費南德斯(Tony Fernandes),馬國知名度最高的企業家之一,面臨一生最艱鉅的挑戰。

然而與馬航事件不同的是,悲劇並沒有讓費南德斯慌了手腳,舉措失當。在全世界媒體的鎂光燈之下,他為企業領導人危機處理做了一次示範,甚至被媒體譽為「危機處理傳播工作的教科書範例」。如果亞航能夠浴火重生,費南德斯絕對是功臣,而且可能是唯一功臣。

QZ8501失蹤消息傳出之後,費南德斯立刻現身,前往泗水的朱安達國際機場(Bandar Udara Internasional Juanda),安慰大批焦急等候訊息的乘客與機組員家屬。當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即婆羅洲)南部城市龐卡蘭布翁(Pangkalan Bun)外海傳出發現遺體與殘骸,他立刻前往當地掌握第一手訊息。

承擔責任 站上火線

大地震發生,領導人一定要在震央與重災區。費南德斯就是這樣,幾乎無所不在。有一回與家屬會面過後,他對媒體表示:「我是這家公司的領導人,我必須負起責任……我絕對不會逃避職責,儘管我們還不清楚事發原因,但那些乘客是在我的飛機上,我負責到底。」

此外,出現在鏡頭面前的費南德斯,永遠是輕裝簡從,面容肅穆,無比認真專注,耐心地有問必答,但是不會在媒體慫恿或追問之下做無謂的臆測。原本是他註冊商標的棒球帽,這時當然是消失了,反映出他對細節的關注。

善用社群媒體現身

實體空間如此,數位空間也是如此。費南德斯本來就是推特(Twitter)的死忠用戶,有多達近百萬的追隨者,這時更是善用社群媒體的散播力與即時性,不斷以最真摰的話語對家屬、對世人傳達他的震驚與悲慟,他流露豐沛的同理心,表明他最關切的是家屬而不是公司。他還隨時交待自己行蹤與行動,讓人們與他一起在第一線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