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伊,自幼在國外生長,從小因為母親的緣故,經常可接觸到許多時尚的書籍、刊物,以及跟隨父親搭船經商旅行,開拓出自己的一番眼界。2009年,陳星伊於名媛拍攝活動中開始嶄露頭角,而後相繼與各大時尚媒體合作雜誌攝影,並多次為孫芸芸、孫瑩瑩、關穎……等名媛掌鏡拍攝,進而有「名媛攝影師」之封號。
除了時尚、流行、名媛的相關攝影工作之外,另也運用俏皮、趣味、說故事的方式,進行許多作品的拍攝。與她談論起攝影、創作,她侃侃而談聊到許多的故事,發現她的另一面,除了大家已熟知的時尚女攝影師,更是一名用心閱讀世界、發掘美好事物的觀察者。
攝影是表達的工具,時尚是較輕鬆的語言

因為陳星伊自幼即在國外旅居,和弟弟兩人一同成長在陌生的環境中,於異國生活加上家中經常都有時尚類的書籍可以閱讀,進而對以fashion相關的表達方式產生了些許啟發。但最大的原點,來自於自身的生活與外在世界的對比,對這個世界產生了許多的好奇心,進而找尋答案或持續的觀察。
她提到,相機或是攝影,對她來說是一種表達的工具,而選擇使用時尚,是較為輕鬆的切入點、較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但在時尚表面的背後,往往有另一種想表達的內容,可能來自於不同的故事,或是各種不同的知識所累積。因此,隨著腦海中累積許多畫面,希望這些畫面可以呈現出來,進而開始研究光影、相機的運用,成為一種表達內心事物的工具,延伸成一套「使用相機說故事」的方式。
透過大量閱讀累積自我能量,以獨到眼光看世界
由環境因素所引發的好奇心,促使陳星伊在12歲時,為求快速的閱讀、吸收大量的知識,因此學習速讀,用以幫助自己對於所有問題的瞭解。她同時提到,透過不斷閱讀,進而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過濾、理解出自己的一套看法。因為現在的世界、社會不斷的在變動,找出一個正確的方向與態度是相當重要的。
她舉例:「酒精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因為飲酒之後,可能造成許多的負面現象、糾紛,都可能對社會構成影響。但這類話題或觀點是嚴肅的,可能可以換個方式來表達。透過累積的閱讀與觀察,這個過程可以是:
「閱讀→成為知識→產生想法→變成自己心理面的主見」

每一種不同的生命或閱讀經驗累積,以時尚的表現來包裝,透過她可以掌握的相機(工具),化作一張張的影像作品,是陳星伊表達對這個世界看法的方式。
「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美的事物。」
對於美學的觀點,有別於一般世俗對於「美」的既有認知,她表示:「在我的字典裡,沒有不美的事物。」透過不同的角度觀察,每一個人、每一項物品物都有自己的美。
「美一定要是什麼樣子嗎?大家都大眼睛?鼻子高高的?」她曾在TED的演講中如是說。
在閱讀的過程中,她了解到各國的人們對於美的不同看法。例如法國人眼中的美,是「有特色就是美」,進而有一套自己「樂沐時尚」的概念:「不完美也是一種美,誠實做自己,才能活出自己……」 (相關報導: 這些大師級作品都是iPhone拍的!來自臺灣的她隨手拍下奪得攝影大賞的照片 | 更多文章 )
很多時候,我們被世俗或大眾所定義的眼光來告訴我們什麼是美,在背後可能包含許多的行銷目的、媒體置入。其實在每一個時代,對於「美」的認知都是不相同的,跳脫這些時代的認知,去找出美的本質,不一定是外在眼光所認知的模樣。例如說,可能在台灣的街上,不是很顯眼的女孩子,走到歐美路上,其實是大家眼裡最美的明星。美的認知,可能來自於時代、來自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觀點。透過自發性的,由正面的思維去看待不同的事物,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