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遭美空襲擊斃 索國青年黨揚言報復

索馬利亞青年黨首領遭美軍空襲擊斃,新任首領揚言報復。(美聯社)

本月1日,非洲聯盟(AU)部隊與索馬利亞政府軍聯手掃蕩基地附屬組織青年黨(حركة الشباب المجاهدين‎; Ḥarakat ash-Shabāb al-Mujāhidīn),美國同時進行定點空襲(targeted airstrikes),除收復部份青年黨佔據的市鎮外,美國國防部5日證實,青年黨首領古丹(Ahmed Abdi Godane)亦於此波空襲中喪命,青年黨6日隨即選出新任首領,並宣稱未來的行動將讓「敵人更痛苦」。

青年黨兇殘,效忠基地

青年黨於2006年成立,2007年首任領袖艾羅(Aden Hashi Ayro)在一場空襲中遭擊斃後,古丹於2008年接任,古丹擅長利用炸彈與多次自殺攻擊在索馬利亞與肯亞或衣索比亞等境內進行破壞,漸漸讓世人見識到這支青年黨的兇殘。

2008年3月,美國將青年黨列入恐怖組織名單中,青年黨於2012年對基地組織(al-Qaeda)宣誓效忠,隔年9月21日,青年黨對肯亞奈洛比的西門購物中心(Westgate shopping mall)發動恐怖攻擊,造成67人死亡的慘劇。

武裝劫獄後遭AU掃蕩

8月31日,青年黨企圖對索國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1間專門關押青年黨人犯的監獄進行劫獄,這間監獄靠近總統官邸附近,位於地底,由國家情報安全局(N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Agency, NISA)負責維安工作。青年黨人當天都換上了政府軍制服,並以汽車炸彈衝撞監獄圍牆,雖然行動最後宣告失敗,但已引起鄰國與非洲聯盟的關切。

在青年黨發起劫獄行動後,AU與索國政府軍1日隨即進行「印度洋行動」(Operation Indian Ocean),旨在掃蕩青年黨的部份根據地,並切斷通往海邊的武器運輸補給線。其中,青年黨藉以販售木炭獲利的布洛馬利爾(Buulo Mareer)已被收復,AU部隊與索國政府軍準備繼續推進至另1個據點克通瓦利(Kurtunwarey)進行掃蕩。

索馬利亞局勢詭譎,北方已存在2個不被國際承認的獨立國家,位於南方的首都摩加迪休在2006年至2011年為青年黨有效控制,直到今年年初,AU部隊才成功將青年黨勢力悉數逐出摩加迪休。

索馬利亞境內勢力分布圖。(製圖:《風傳媒》)

青年黨新首領誓言報復

美軍去年便已積極鎖定古丹行蹤,並發動2次特別行動捉捕,最後均讓古丹逃脫而功虧一簣。古丹又名祖拜爾(Moktar Abu Zubeyr, مختار علي الزبير‎),原為詩人,曾為美國通緝的恐佈份子之一,項上人頭的獎金高達700萬美元(約台幣2億1000萬元)。

在5日的美軍空襲中,除古丹喪命外,2名青年黨重要幹部亦遭擊斃,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青年黨於6日緊急召開會議,會中推舉現年37歲的尤拜達(Sheikh Ahmad Umar Abu Ubaidah)接任首領,青年黨會後的聲明指出「為我們學者與領袖報仇是肩頭責無旁貸的任務,不論需要多久時間來執行,我們都不會忘記,拜真主之名,你們(美國)將吞下這次空襲行動所造成的苦果」。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柯比2日表示,美軍在索馬利亞的空襲鎖定古丹。(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