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蘇富比宣布調降買賣雙方佣金,這是40年來頭一遭,經濟大環境不佳自是原因之一,此舉應也是希望徵集到更多「真、精、稀」的拍品,創造好成績,例如他們在2014年曾以2.8億港幣天價拍出一只「明成化鬥彩雞缸杯」,目前仍居中國瓷器類拍賣成交紀錄前幾名!小小一只高度不足4公分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到底有何魅力?為什麼如此珍貴?近來我再讀明史及相關資料,從明憲宗成化皇帝朱見深童年多舛的遭遇裡,找到了更多答案。
土木之變英宗被俘 朱見深幼年逢巨變
朱見深(1447-1487)是明朝276年歷史中第八位皇帝(1465-1487),含金湯匙出生卻未必順遂,才一歲多時朱見深就經歷了皇朝巨變。當時元末殘餘勢力以蒙古瓦剌部最強,是明朝的大麻煩,朱見深的父親明英宗正統皇帝朱祈鎮,因寵信專幹壞事的宦官王振,不顧其他重臣反對、執意在正統14年(1449)親征瓦剌,結果大敗於土木堡(在今河北張家口),造成明朝開國以來最慘重的損失、英宗被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

皇帝被抓走了怎麼辦呢? 國不可一日無君呀!在眾大臣擁立下、朱祈鎮的異母弟弟朱祈鈺坐上了皇位,也就是景泰帝(1450-1456),景泰帝並廢了皇太子朱見深。根據中國大陸知名歷史學家、江西師範大學方志遠教授的考據,朱見深其實有三個名字,在《明憲宗實錄》當中就出現「見濡」,方教授在其他相關史料中還見過「見濬」,已一歲多的朱見深正式名字還沒確定,可見當時情況有多混亂。
缺少父愛母親兇悍 成化皇帝性格內向
小小朱見深沒了爸爸,若媽媽悉心照顧倒也還好,不過根據方教授研究,朱見深的母親周太后是個悍婦、性情暴躁。周太后是明英宗當年在外打獵時在一處民宅遇見的小女孩,英宗很喜歡就把她給帶回宮,但並不了解這小女孩其實沒受什麼教育、性情更是兇悍。爸爸缺席也缺乏母愛,或許這就是造成朱見深個性內向、不善與人溝通、甚至有些口吃的原因。

當時陪在這個廢太子旁邊照顧他的是大他17歲的宮女萬貞兒,朱見深等於是萬貞兒帶大的,小小朱見深一度以為萬貞兒是娘,可後來知道生母是周太后後就把萬貞兒當姊姊。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多年,直到他的父親明英宗被瓦剌給放回來,又經過「奪門之變」英宗復辟,朱見深才被重新立為太子。
獨寵亦母亦姊萬貴妃 贈雞缸杯祝賀生日
朱見深和萬貞兒日久生情、感情深厚,在朱見深17歲登基後萬貞兒的角色更從媽媽、姊姊變成了妻子,他獨寵萬貴妃不但讓皇后吃醋,母親周太后也不理解就問了朱見深,他回答「有萬貞兒在身邊他才安心」,顯見成化皇帝非常依賴「母姊」萬貴妃,萬貴妃也因此恃寵而驕。萬貴妃生肖屬雞,朱見深為討萬貴妃歡心於是命工匠燒造了小巧的鬥彩雞缸杯作為萬貴妃的生日禮物,因為是「禮物」而非一般宮廷用器,故數量極為稀少,在明神宗時就已非常昂貴,當時史料便記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明清瓷器精品,有說存世僅20只左右,絕大部份珍藏在台北故宮。雞缸杯胎質細膩潔白,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爭奇鬥艷,稱為「鬥彩」。小杯口徑約5到8公分,因為器型像水缸、紋飾主題為雞而得名。萬貴妃屬雞、再加上朱見深從小的遭遇因而特別嚮往平安和樂的家庭生活,所以杯上有氣勢雄偉的雄雞像在保護家人,母雞低頭啄蟲、為小雞覓食,小雞則開心玩耍,畫面非常溫馨生動。

朱見深多舛的童年源自他的父親英宗被俘,而8歲就當上皇帝、也是明朝第一位未成年就當皇帝的明英宗朱祈鎮,在輔國老臣逐漸凋零後寵信心腹宦官王振,因年少輕狂、識人識己都不明,才會倉促決定御駕親征,他以為打仗那麼簡單嗎?放眼政壇,像這類自不量力的人還真不少,於是我又想起大陸詩人馮至在1991年所寫的一首名為《自傳》的詩: (相關報導: 風評:過渡內閣的「系統性」失靈 | 更多文章 )
三十年代我否定過二十年代的詩歌,五十年代我否定過四十年代的創作,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把過去的一切都說成錯。
八十年代又悔恨否定的事物怎麼那麼多,於是又否定了過去那些否定。
我一生都像在「否定」裡生活,縱使否定的否定裡也有肯定。
到底該肯定什麼,否定什麼?進入九十年代,要有些清醒,
才明白,人生最難得到的是「自知之明」。
*作者為文物藝術策展、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