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拜登與川普對決,誰能入主白宮?《經濟學人》深入剖析可能影響大選結果的3大風險

拜登與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前,多州於同一天辦理初選的「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5日登場,現任總統拜登及前總統川普皆大獲全勝,兩人有望在今年底再度對決。 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第三勢力、川普的判決、候選人年齡是可能影響大選結果的3大因素。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自2000年以來的6次總統大選中,普選的平均獲勝差距是3個百分點。然而,即使如此,這仍低估了今年總統大選的激烈程度。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有1.6億名美國人投票,拜登(Joe Biden)以2萬張選票(占總選票的0.013%)贏得關鍵的威斯康辛州(Wisconsin)。選舉票數十分接近時,微小的差異可能產生改變世界的影響。

正因為如此,任何一個因素與議題都可能導致選舉結果有利於拜登或川普(Donald Trump),包括經濟議題、邊境議題、墮胎議題、投票率、贊助者、志工,但這次總統選舉還有另外3大因素可能影響結果。

首先是第三勢力扮演的角色。許多美國民眾覺得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及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這2個主要政黨都有點奇怪。理論上,打破這兩黨的雙頭壟斷(duopoly)很棒。今年的第三勢力候選人包括綠黨(Green Party USA)的史坦(Jill Stein)、左翼教授韋斯特(Cornel West)、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 junior)。

美國前總統、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領跑的川普。(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在共和黨總統初選中領跑的川普。(美聯社)

共和黨及民主黨都小心翼翼捍衛自己的雙頭壟斷。2000 年,美國消費者權益倡導者納德(Ralph Nader)在佛羅里達州(Florida)獲得足夠多的選票,讓共和黨的小布希(George W. Bush)拿下佛州以來,各黨就收緊成為總統候選人的規則。

史坦及韋斯特不太可能在每個州都有資格。小羅伯特.甘迺迪則不同,在包括第三勢力的民意調查中,他獲得了12%的選票。這表明他應該能獲得足夠的簽名,能在大多數州成為候選人。如果這些民調轉化為今年11月的得票率,他將拿下自1992年美國商人佩羅(Ross Perot)以來迄今為止最高的第三勢力得票數。

《經濟學人》指出,目前很難準確判斷小羅伯特.甘迺迪會從哪裡分走更多選票,這個姓氏暗示他可能吸引更多的民主黨選民,但共和黨人更喜歡他。他的環保主義及疫苗懷疑論綜合了左翼及右翼,好幾位矽谷(Silicon Valley)大亨支持他,他們認為顛覆是好處,這些都意味著小羅伯特.甘迺迪參選可能有利於川普獲勝。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於2024年3月2日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2024年3月2日,美國前總統川普於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伯勒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這次選舉的第2個不確定因素與川普的審判有關。科羅拉多州(Colorado)最高法院以2021年美國國會暴動事件為由,禁止川普參選科羅拉多州的初選,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日前以 9 比 0 的結果推翻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的裁決,這發出了明確的訊號,因此,川普將出現在各州的初選選票上。 (相關報導: 日本學者看川普復辟:他若與習近平達成協議,東京面臨捲入被拋棄的戰爭風險 更多文章

過去數年,有人猜測川普可能在選舉前遭到監禁,或者如果他當選,甚至可能不得不在牢房裡執政。然而,《經濟學人》指出,川普面臨的大部分審判都不會在11 月5日之前結束,最可能在那之前判決的一個案件也最微不足道:川普在 2016年支付給色情電影演員「暴風女丹妮絲」(Stormy Daniels),當作封口費,並將其偽裝成法律費用,川普因此事遭到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