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北歐國家靠一中政策保有與台灣互動彈性 卻擋不了中國強加一中原則

瑞典、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等北歐5國與美國國旗。(資料照,AP)

隨著挪威和我國分別於2004、2017年關閉所設代表處,目前北歐5國中,僅丹麥、芬蘭和瑞典與我國有互設館處。丹麥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佛斯比撰文直言,「一個中國」政策是把雙面刃,其模糊性使北歐國家有與台灣互動的彈性,卻因無法表明立場,反讓中國藉此在其他領域拓展影響力。

丹麥國際關係研究所(DIIS)2月27日發布佛斯比(Andreas Bøje Forsby)報告,提到隨著台灣議題在過去數年變得更加敏感,北歐國家在廣泛呼籲挺身支持台灣,以及對中國惡名昭彰的核心利益相悖的憂慮加深,難以在這兩者之間取得正當平衡。

佛斯比在報告中指出,歐洲各國的一中政策不盡相同,而面對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恫嚇,歐盟執行委員會不只強調其對一中政策的最終條件本質,還展現深化與台灣既有多面向關係的意願,包括關於先進技術及關鍵供應鏈,只是歐盟成員國仍難達到一致。

佛斯比說,保加利亞、希臘等「孤立主義者」(isolationist)顯然獲得法國支持,拒絕「捲入不屬於自身的危機」,反觀捷克、立陶宛,甚至德國等是「擴張主義者」(expansionist),透過與台灣在政治範圍有些互動,並建立部分新領域的合作,測試一中政策的限制。

佛斯比稱,在孤立主義者和擴張主義者之間,大部分歐盟成員國是「務實主義者」(pragmatist),即想維持現狀,且只要沒挑戰一中政策的風險,仍會支持台灣。他表示,雖然北歐5國過去10年均說遵循一中政策,但政策模糊性、接觸謹慎性和中國漸增的自信,使北歐國家在中國施加一中原則上採取守勢。

冰島10月28日國會大選。(美聯社)
冰島國旗。(資料照,美聯社)

冰島、挪威與台幾無往來

此外,北歐國家與台灣在務實往來,執行非官方關係上,同樣分成冰島與挪威的孤立主義組和丹麥、芬蘭和瑞典的務實主義組,前者和台灣毫無雙邊往來制度化管道,後者則是為了推動自身經濟利益。《外交家》2月27日刊出佛斯比的文章,提到丹麥外交部把在台灣的丹麥商務辦事處納入在中國的外交代表機構中。

丹麥1950年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為唯一的中國合法政府,但對台灣政治地位未採取任何立場。佛斯比說,把丹麥商務辦事處列為在中國的外交代表機構之一可視為錯誤,但當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21年11月與丹麥外長庫服特(Jeppe Kofod)會晤,肯定丹麥遵循一中原則,丹麥沒有公開澄清。

佛斯比表示,當丹麥媒體問及此事時,外交部才說有提醒中國關於丹麥的官方立場。他在報告中說明,一中原則是宣稱台灣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一中政策的最低限度定義為外交承認PRC是唯一合法中國政府,且未質疑台灣政治地位,額外要素是可與台灣發展非官方關係,必須依兩岸意願和平解決衝突。 (相關報導: 專訪》「香港正發生緩慢且令人窒息的戰爭」 瑞典議員主張這麼做嚇阻中國犯台 更多文章

佛斯比直言,中國在北歐國家強加一中原則的例子不勝枚舉,中國駐冰島、挪威的大使都蓄意誇大稱,其駐在國支持「不分裂的中國」,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事實」,而這2國都沒公開駁斥此說法。芬蘭和瑞典部分政府機關則面臨壓力,修改台灣的分類,像是瑞典賦稅署的分類為「中國台灣省」。

20231122,台灣-北歐永續能源與環境論壇,芬蘭商務辦事處代表羅瑞(左二)、瑞典駐台代表歐瑞思(左三)、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畢尚德(右二)與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右三)合影。(蔡娪嫣攝)
2023年11月22日,台灣-北歐永續能源與環境論壇,芬蘭商務辦事處代表羅瑞(左二)、瑞典駐台代表歐瑞思(左三)、丹麥商務辦事處處長畢尚德(右二)與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右三)合影。(蔡娪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