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是發展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公共建設之一,同時也是城市發展、公共衛生進步及提升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但因為接管涉及民宅、私人土地等問題,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溝通,甚至可能遭遇抗爭,加上是肉眼看不見的政績,吃力不討好,導致許多首長對這類工程興趣缺缺,因此被稱為「看不見的良心工程」。
新竹市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長年位列台灣各縣市後段班,在前任市長林智堅任內更是提升緩慢,而當時高虹安競選新竹市長的重要的政見之一就是要加速提升新竹市的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

根據新竹市工務處的資料,截至2024年1月底,新竹市的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達21.59%,高虹安上任市長13個月(2022年12月底至2024年1月底)以來便成長了1.77%,相較於同期的林智堅前市長,2014年12月底上任時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為11.86%,就任13個月後的2016年1月底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提升至12.76%,僅提升0.9%,高虹安市府在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上的成長幅度是林智堅前市府同期的近兩倍。
地方居民告訴記者,很難想像高收入、高繳稅的科技城新竹市竟然長期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長期落後其他縣市,嚴重影響市民的生活品質。

地方人士表示,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是吃力不討好的建設,過去林智堅執政時期,重視包裝與看得見的建設,長期忽視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這類看不見的建設,高虹安上任後重拾相關工程,積極與地方溝通。據了解,高虹安市府在基層舉辦的里鄰長座談會,每一場都談及公共汙水下水道的接管,顯示其積極推動的決心。 (相關報導: 遭綠營砲轟利益迴避疑慮 竹市工務局長澄清:依法規辦理、熟悉業務更能把關 | 更多文章 )
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基礎設施建設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競爭力,但公共汙水下水道接管率長期落後的新竹市還有賴高虹安市府繼續努力,持續以實際行動推動城市的發展和進步。